打开ChinaNews阅读

江苏—水运大省 黄金水道彰显黄金魅力

新华日报2017-10-31 16:59:11

(要闻)江苏—水运大省 黄金水道彰显黄金魅力

  2017年7月,“十二五”时期国内最大的内河水运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五个标段已按建设内容和标准建成,具备交工验收条件。明年贯通后,长江南京以下航段全程满足5万吨级集装箱船双向通航、5万吨级其它海轮减载双向通航,兼顾10万吨级散货船减载通航,沿线江港变海港!

  江苏东邻黄海、内据长江、历史悠久的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抢抓机遇,坚持航道、港口、海事三位一体发展,积极打造黄金水道,使水路交通更广、更优、更畅。

  达海连江成网,航道主网络建成

  江苏共有长江岸线1167公里,海岸线约1040公里、内河航道总里程达2.4万公里。五年来,累计完成航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84.36亿元,新增四级以上干线航道里程700多公里,建成船闸16座。先后建成连申线东台至长江段、盐河以及连云港港、大丰港、太仓港疏港航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三级以上航道通达所有省辖市,四级以上航道通达74%以上的县(市)。在江苏省初步形成了“东部达海、中部连江、苏南成网”的高等级航道网主网络。

  与此同时,通江航道建设也在加速推进,12个内河通江航道中已有苏南运河、苏北运河、连申线、杨林塘、锡澄运河、建口线等6个建成达标,秦淮河、通扬线、芒稻河、申张线等4个航道建设正在实施。这些通江航道将长江黄金水道与沿江8市的内河港区和经济节点有效衔接,拓展了长江黄金水道对经济腹地的辐射范围。

  随着航道网主网络的织密度提高,水运综合效益也日益凸显。江苏省累计完成的水路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分别占同期江苏省社会运输总量的1/3和近3/4。2016年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75亿吨、水路货物周转量4750亿吨公里,分别占江苏省综合运输总量的38%、66%,占比居全国前列,明显快于同期GDP增速和公路运输增速。水运在江苏综合运输中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江苏省煤炭消耗量的六成、矿建材料的八成是由水运完成的,显著降低了江苏综合物流成本。

  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共拥有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3042公里,使各类内河运输船舶航行速度提高了近30%。其中,苏北运河繁忙船闸的船舶过闸时间由以往的三四天减少至目前的5小时左右。在33个船闸开通运行内河船舶智能过闸系统,在京杭运河及沿江口门船闸全面推广“一站式”服务,加快内河水上服务区建设,建成并投入运行19个水上服务区,实现了航道发展的成果让广大船民共享。

  “十三五”期间,江苏将继续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倾力打造千吨级干线航道网,规划整治高等级航道里程400公里,建成船闸5座,完成投资200亿元,省干线航道网规划里程达标率达到75%,千吨级航道县级节点覆盖率达到80%。到2020年,“两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基本形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面贯通,5万吨级海轮从长江口可直达南京港,通江达标航道由6条增加到8条,通海(港)达标航道由2条增加到4条,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江海联运、江海直达运输。

  港口跨越转型升级,释放巨大能量

  5月22日,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标志着江苏港口一体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通过整合省内各大沿江沿海港口资源,建设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连云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实现江苏由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的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的时期,也是江苏港口建设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提升最快、发展成效最好、地位提升最为显著的“黄金五年”。截至2016年底,江苏省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480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218个,综合通过能力达19.4亿吨,其中集装箱能力1452万标箱。江苏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4.1亿吨。

  江苏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领导多次亲临江苏港口视察,为江苏省港口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江苏大力推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港口建设与发展模式,极大释放了港口开发建设的活力。同时,探索重大港口项目“PPP”投融资模式,并在徐州港邳州港区码头搬迁工程上进行尝试。推行简政放权改革,将7项工作职能下放到港口所在地管理部门。江苏省港口投资、开发、运营 “一盘棋”格局加快形成,港口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五年来,沿海洋口、赣榆、射阳、徐圩、滨海等新港区相继实现开港运行,沿江建成南京龙潭四期、镇江大港四期、苏州太仓华能煤炭码头等一批大型专业化码头,内河建成了徐州顺堤河一期、无锡胡埭作业区、连云港中云台一期等为代表的规模化作业区,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等一批重大战略性工程项目的建设,为江苏省港口跨越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江苏省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7771万标箱。

  监管效能提升,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地方海事系统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忠实履职为第一要务,以改革创新求突破,聚力智慧海事、平安海事、绿色船舶等六项行动,促进海事转型升级,积极支撑和保障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监管服务工作扎实推进,管理体系机制逐步完善,工作业绩成效逐步显现。

  江苏地方海事系统加大撤渡建桥和自然撤渡力度,积极争取并落实惠民政策,五年来,江苏省渡口总数由703道减少到351道,切实消除渡运安全隐患。推进渡口视频监控建设,在全省重点渡口建设49道视频监控终端,实施了立案查办制。积极开展“救生衣行动”,购置了17500只个人救生浮具免费发放给所有渡船。建立和健全学生渡口安全管理机制。推进“学生舒心、家长放心、学校安心”的“三心渡口”工程建设,建立了“江苏省学生渡口护学工作机制”。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建立起“政府主管、渡工负责、学校组织、海事监督”的联动安全运行保障机制。

  2016年以来,江苏省地方海事系统深化执法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确立“1+N”扁平化海事执法模式改革目标并启动区域试点探索工作。确立“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智能应用、安全可靠、机制完善”的智慧海事建设总体架构,按照“平台上移、应用下沉”的原则,完善海事中心数据库,统一数据标准,促进数据共享,强化数据应用。与此同时,免费为船民安装2万台船舶身份识别及轨迹传感器船载终端(VITS系统),为全系统船舶感知平台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江苏地方海事主动服务国家“南水北调”重点工程,开展南水北调东线京杭运河苏北段清洁船舶示范工程;完成“G20”杭州峰会、上海亚信会、南京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活动的水上安保任务;苏南特大洪汛期间,苏南运河沿线地方海事部门管控疏导船舶3800余艘,实现了特大洪汛期间零事故、零堵档。

  蓬勃发展的江苏水运事业,正承载着江苏人民的期盼,续写水运大发展的美好诗卷。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