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先理性看待火爆的“网师”

南京日报2017-10-23 15:39:55

  近年来公众对互联网教育的热情日益高涨,从而催生了一个新职业——网师。他们大多是年轻人,在网上直播授课收入之高令人咋舌。南京日报记者从某在线教育平台了解到,“网师”人群当中的“知识网红”、顶尖“网师”年收入能达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知识变现在这个新兴群体中得到充分体现。

  作为新兴行业,在线教育是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服务创新、模式创新,满足了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解读者,“网师”同样也是用劳动创造价值,其收入只要符合市场规律,就不必另眼看待。只不过,在行业爆发式增长之后,需要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理性沉淀,其中既包括市场规则的完善、行业伦理的形成,也包括相关监管的构建。

  首先,无论线下线上,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所谓的“知识网红”与传统意义上的名师,未必完全画等号。一个好的老师,可能玩不转互联网和新媒体;一个名气大、粉丝多的“网师”,可能只是善于包装自己、熟悉平台规则,甚至只是因为长期活跃带来的传播效应。这些当然不是坏事,但都属于锦上添花的附加属性,不能代替最根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所以,家长和学生要仔细思考分辨,到底是真正的知识精华还是肤浅的知识表象,是传道授业还是在说相声。

  其次,有人将“网师”称作“知识的二道贩子”,有些偏颇,却也不是全无道理。一些网络讲师之所以走红,就在于他们将枯燥的知识用轻松、有趣、容易接受的方式演绎出来,让学生以最高效、最经济的方式吸收。对于应试教育,这样做的效果或许很好;对于学习本身,却可能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就像一本厚重的经典名著,被“网师”缩写成了简易读本。孔庆东曾经对年轻人说:“你们这辈子一定要啃几本硬书。”如果过于依赖“网师”处理过的“软知识”,不去花力气啃“硬书”,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懒惰和浮躁。

  最后,在职公办教师兼职做“网师”,近年来并不罕见。虽然教育部有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但只是行政规章,在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中都没有禁止老师兼职网络授课的规定。从实际情况看,成为一名优秀的“网师”,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必定导致学校学生的利益受损。对此,单纯禁止并不可取,应从体制机制入手,厘清教师的权利、责任和收入分配制度,然后再制定相关的监管举措,才能有法可依,合情合理。

  在线教育领域,尤其是K12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推动力是升学、择校、高考。“网师”的火爆和天价收入,根源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供给不足。短期看,推行“零择班”、严禁将各类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天价网师”降温;长远看,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资源供给,确保大多数学生能享受到均等、公平的教育,“网师”们的收入才能回归理性,这个行业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