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优质产品不愁销路 江苏产业扶贫不走弯路

江苏经济报2017-10-16 14:35:05

  原标题:我省瞄准经济薄弱地区资源优势,制定特色产业规划,真正做到了——优质产品不愁销路 产业扶贫不走弯路

  10月17日是第四个全国“扶贫日”,从2013年至2016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都减少超过1000万人,而江苏也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10月15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同主办的2017海峡两岸(江苏)名优农产品展销会在镇江开幕,江苏省经济薄弱地区优质农产品和扶贫成果作为重点在现场展示。《江苏经济报》记者发现,与以精致、优质出名的台湾农产品“同台竞技”,来自江苏省经济薄弱地区的优质农产品却丝毫不逊色,得到了现场来宾的众多好评。

  在淮安市经济薄弱地区农产品展台前,一款大米售价高达20元一斤却吸引不少人关注。“这是我们的86080粳稻,在上海和南京都很畅销的。”淮安市凌桥鑫宇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载贵介绍,现代人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款米全程不使用化肥农药,口感和营养程度又非常好,虽然价格偏高却很受欢迎。一位前来参观的镇江市民告诉《江苏经济报》记者,在去年的展销会上,他购买了一些这款大米,非常认可其品质,今年他预备为自己经营的超市下一些订单。

  江苏省扶贫办副主任朱子华在此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的扶贫要求,江苏省各级扶贫部门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瞄准经济薄弱地区资源优势,制定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和支持经济薄弱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生产出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如何让经济薄弱地区的农产品能卖出去、卖出好价钱,是决定实施产业扶贫能否成功的关键。

  江苏省委驻淮安市淮阴区帮扶工作队员郭俊是淮阴区凌桥乡三堡村的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三堡村推出了江苏省第一个村级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优质农产品深受市场欢迎,但农民有时候还意识不到这一点,会走弯路。”郭俊说,就拿张载贵介绍的080大米来说,由于该产品亩产不是很高,一些农民为求产量就换了品种,结果却因为质量不如以往,导致价格低,还不好销。为帮农民增收,郭俊和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一起想办法,通过与江苏省科协的合作,找到了适合当地的优质大米品种。

  在展会现场的扶贫成果展上,《江苏经济报》记者了解到,特色农产品让江苏省的茅山革命老区乘上了脱贫致富的快速列车。镇江市丹徒区上党镇敖毅村建成“千亩黄桃”产业基地,并在帮扶单位帮助下,投入170多万元发展黄桃深加工,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成功打造“尚香牌”国家级“一村一品”锦绣黄桃品牌。而在溧阳市别桥镇塘马村,在扶贫结对单位帮助下,投入资金26万元进行土地整理种植百亩百合,亩均效益5500元,带动低收入农户26户、53人脱贫。

  展销会同期,还举办了江苏省经济薄弱地区扶贫项目和特色农产品推介签约仪式。活动现场,投资合作、金融合作、产销对接三个类别的18个项目进行了签约。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表示,举办经济薄弱地区扶贫项目和特色农产品推介签约,招引扶贫重点项目,做好金融扶贫服务,搞活农产品流通,可以切实增强经济薄弱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一种“造血式”的精准扶贫。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