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江苏东海开放水晶品牌开发平台

中国经济周刊2017-09-25 17:32:35

  江苏省东海县,因水晶而闻名于世——天然水晶储量占全国总量70%;水晶制品销量占全国总量90%。东海,以水晶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成为不可或缺的“江苏符号”。

  史上规模最大的第十三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即将拉开大幕之际,东海县县长朱国兵向在当地调研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透露东海水晶的转型升级计划——面向全球开放品牌开发平台,诚邀业内高手和有识之士加盟东海,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机制,共同打造属于东海、属于中国的世界著名珠宝品牌,使中国水晶产业的品质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在国际市场争得应有地位。

  天生我材 水晶民采催生大众创业

  地质学家认为,古代的东海曾是茫茫沧海,经过火山喷发、地壳运动才逐步形成今天的地形地貌,水晶就是火山岩浆侵入地壳形成的产物。勘查发现,东海县约一半土地之下蕴藏水晶,储量位居全国第一;化学分析的结论则是:东海水晶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9.99%,质量国内首屈一指。

  东海水晶的开采加工已有数百年历史,改革开放后的天时地利人和更造就了东海“大众创业”的肥沃土壤——东海水晶因其稀疏零碎不规则的分布,难以大规模开采,分散采掘便成了自然选择;历届县领导开放的市场意识使“民采民销”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于是,从老弱妇孺“提篮小卖”到夫妻“前店后作”,东海人纷纷融入了水晶这一“富民产业”。曲阳乡3000户农民有2000户天天“磨项链”,温泉镇居民姜茂富十几年前就以60多台设备的生产规模享誉全县。1992年起,东海县政府先后打造的6座水晶专业市场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届届“东海水晶节”更将传统落后的地摊买卖“升格”为顺应时代的国际贸易。目前,东海从事水晶生产、流通及相关产业者已多达近25万人,超过全县总人口的1/5。1990年亚运会,东海生产的1000条水晶项链被指定为“特供产品”;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东海包揽了数十万件水晶纪念品的独家生产权……现在的东海,年产水晶首饰3000万件、水晶工艺品500万件。

  另据了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以万计的东海人加入电商行列,网售水晶的年交易额已超20亿元。

  近年来,出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量,东海本地的晶矿已经限采,多数天然水晶原料改从外地购入或从国外进口,一支近万人的东海海外采购大军应运而生,他们长年奔波在巴西、南非、马达加斯加等水晶产地,掌控着全球95%的水晶原料供应。云南、河南、甘肃、西藏及越南、缅甸、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地的水晶源源不断涌进东海市场,再加工销售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使得东海这一“世界天然水晶集散地”更加名副其实。

  2013年9月,东海建成国内唯一以水晶为主题的博物馆,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涵盖水晶形成展示、水晶文化发展、水晶藏品展陈等功能,免费对公众开放。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新水晶城1、2号馆将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接受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世界水晶之都”预考评。县政府还与捷克贸易促进署签署备忘录,共建中捷水晶文化产业合作园。

  围绕得天独厚的核心资源,东海县以“50万人围绕水晶产业工作”为目标致力打造本土创业致富平台,近几年来,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回到家乡安居乐业,曾经的劳务大县向创业大县转型,这与中央最新的政策导向可谓不谋而合。

  经营粗放 持续发展亟待产业升级

  放开民采、税赋从轻、政府搭台、百姓唱戏……藏富于民的政策措施推动水晶产业连年跃升。目前,东海的水晶产品已有首饰、雕刻、赏石等几十个大类、上万个品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政务商务礼品基地”使“东海水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代表。

  然而,东海县委、县政府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东海水晶本质上还处于粗放经营的初级阶段,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县长朱国兵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认为,东海水晶产业是以“原料买卖”发端的,现在,这种“买卖”的本质并没有彻底改变,只是从“按吨计价”变成了“按克计价”。“东海水晶不乏精品佳作,但世界著名品牌中真正属于东海本土的屈指可数,我们还没有进入珠宝市场的‘上流社会’;奥地利施华洛世奇一家企业的年营业额就超过我们全县水晶产业一年的总产值,尽管有人说可以无限量复制的施华洛世奇仿造水晶与东海天然水晶在单件价值上不可比拟。问题出在哪里?这就是品牌影响力的差异。”

  东海县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东海水晶的“产品集散度”可以用“垄断”来描述,但“行业集中度”水平不高,也就是说“行业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以支撑起强大的竞争需求。“世界水晶看东海”,但东海水晶产品的资本结构、设计水平、加工工艺和宣传包装却难以与之匹配——制作戒面发往深圳,加工珠粒送到广州,高端雕刻则大都求助于福建、河南、扬州等地的玉雕技师,最后再将成品运回东海销售,许多企业就是在这样的低层次循环中“跑营业额”。“一串在北京可以卖到上万元的项链在东海可能只要1600元,这不应该简单地看成是‘原产地东西便宜’,品牌和包装上丢了多少分值得我们反思。”该人士认为。

  为了尽快消除影响水晶产业升级的短板,近年来,东海县全力实施培育人才、打造品牌、创新工艺“三线并进”的发展战略,设立人才引进和培育的专项资金,整合高校和行业协会的智力资源,不断培养自己的工艺美术大师。

  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的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有香港利成珠宝首饰公司等30多家水晶宝石加工企业和一批知名水晶文化院校、传媒机构入驻运营。2014年,借助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水晶分会的挂牌成立,东海县又将“卖产品就是卖创意”的理念向全行业推开,用县长朱国兵的话说,就是要“把提高设计水平作为经营习惯,努力把东海建设成为水晶珠宝的设计加工基地和文化创意高地”。东海县还不惜重金以水晶为题材组织文艺创作,为水晶产业造势,群众性的诗歌、散文、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活动更是繁花似锦,如火如荼。

  然而,由于作坊式生产和地摊式销售降低了东海水晶产业的就业门槛,创意制作和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凤毛麟角,打造东海品牌的理想与现实差距仍然很大。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092517

东海水晶大集

  敞开大门 品牌淘金引领万众创新

  “全世界的水晶集中到东海不是用来‘倒买倒卖’的。”朱国兵说,“水晶的生成需要数千万年甚至上亿年,不能浪费这一宝贵资源,任由产品低水平重复就是一种典型的资源浪费,而且规模越大损失越大,‘买全球卖全球’的东海水晶一定要在‘保值增值’上做好文章,打造世界级珠宝品牌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中有14个中国品牌上榜,但其中10个冠有“中国”字样,而且集中在银行、保险和电信等高度倚赖人口数量的业务上。用排行榜编制者的话说,这些品牌还不是全球品牌,之所以上榜是因为它们在中国的规模。由此可见,仅以规模大小确定市场地位的传统思维应当有所改变。

  朱国兵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世界级品牌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求党委、政府具备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其次要在从业者中形成“不以低价拼销量”的共识;第三要让全体东海人真正明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只有借助外力、资源共享才会给东海人带来更丰厚、更长远的利益。“国际品牌寥寥无几,正说明东海品牌具有无限的生长可能;本土大师量小力微,更能够为外部合作提供共享空间。”朱国兵说,“很多东海水晶业者认为仿制水晶与天然水晶没有可比性,但又都承认需要建立施华洛世奇那样的时尚工业体系,因为我们在品牌、管理、营销、设计、文化理念等方面与人家的差距太大。引进外部资本、技术、智力和管理模式的思想基础和市场条件都已经生成,我们将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使这一设想变为现实。”

  东海县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借助外力改变产业质态在东海实际上早有先例可循,比如福建水晶雕刻艺术家苏明贤长驻东海就在提升本地工艺水平的同时拉动了市场需求——5年前,苏明贤创造性地利用铜发晶雕刻玉米,因作品质地特殊,创意新颖,业内群起效仿,原料价格随之飙升,现在,东海铜发晶已是每公斤10万元的“天价”。“很多人认为水晶是低端宝石。但近年来我们一再看到水晶工艺登上时尚殿堂:紫水晶、黄水晶成为Chanel设计师爱不释手的设计材料;国际一线时尚品牌Tiffany将各色水晶应用于彩宝饰品的设计中……由此可见,从‘量变’到‘质变’具有战略意义,前景是无限的。”该人士说。

  “李克强总理最近在洛阳矿山机械厂考察时对该厂聘请院士、行业领军人才并吸纳社会力量共建创业、创新长效机制的做法大加赞赏,这也正是我们面向社会开放品牌开发平台的初衷。东海已经形成适合品牌孕育成长的良好环境,我们热切期待国内外顶级的‘工匠’、‘商人’加盟东海,期待着东海水晶随着家庭作坊转变为现代企业而真正走向世界。”朱国兵说。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