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消息:8月24日晚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601998;香港联合交易所代码:0998)公布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在2017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资产质量总体可控,业务规模适度增长,实现净利润240.11亿元,同比增长1.74%;资产总额为56512.1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72%,表明该行今年以来“降增速、提转速、调结构”的举措初显成效。
净利润稳步提升 不良率逆势下降
上半年,中信银行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40.11亿元,同比增长1.74%;拨备前利润555.30亿元,同比增长0.66%;实现营业收入765.80亿元,同比下降2.08%;其中实现非利息净收入270.86亿元,同比增长9.35%。
中信银行主动调整业务增速,持续压缩资产规模,放缓资本消耗速度。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资产总额56512.1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4.72%,客户贷款总额30910.9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41%;客户存款总额34534.76亿元,比上年末下降5.11%。中信银行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76%,一级资本充足率9.6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1%,各级资本充足率均达到监管要求。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信银行始终坚持稳健经营理念,大力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资产质量总体可控。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集团不良贷款余额511.1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23%;不良贷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回归本源支持实体 不断优化业务结构
上半年,中信银行结合监管导向,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在确保信贷资产投放保持增长的同时,主动压缩同业类资产和高资本占用的表外业务,应收款项类投资总额比上年末下降18.66%,承兑汇票规模比上年末下降22.51%。
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中信银行信贷资源继续向零售业务倾斜。报告期内中信银行集团新增贷款2131.68亿元,其中个人贷款占比82.42%,个人贷款余额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6.63%。对公信贷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健康、大文化、大环保”,“高科技、高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和消费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三大、三高、三新”行业贷款保持增长,产能过剩行业信贷规模持续压缩,行业信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加快资产流转速度。中信银行积极提高资产周转速度,利用更大的资产流量扩大收入来源,通过资产流转实现高收益资产对低收益资产的替换。报告期内,中信银行成功发起54.5亿元信用卡分期公募ABS资产证券化,通过转让方式转出信贷资产328.83亿元,主动压缩收益相对较低的外币贷款60.8亿美元,在调整和优化存量资产结构的同时,拓宽了高收益业务的发展空间。
“一体两翼”均衡发展 综合协同优势显现
中信银行秉承成立以来的传统优势和基因,已经形成以公司银行为主体、零售银行和金融市场为两翼的业务结构。上半年,中信银行以公司银行为转型支撑点,依托传统业务优势,重点构建“大资管+大交易”双轮驱动的产品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同时,该行以零售银行为转型突破口,围绕个人客户“衣、食、住、行、玩”需求提供大零售综合服务,不断提升对个人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以金融市场为新兴增长点,搭建覆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国际金融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强产品创新,传统特色业务和新兴业务保持较快发展速度。
此外,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独特竞争优势,加快综合化平台建设,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该行发挥中信金融全牌照优势,加强与中信集团旗下公司的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共享,深化在产品创新、综合营销领域的合作。上半年,中信银行将跨境协同作为协同工作的重点,持续推动与境外子公司的业务联动,促进境内外客户资源共享。报告期内,该行境内分行与信银国际、信银投资共达成合作项目56个,合作规模1980.05亿元。
2017年上半年期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信银行大力践行“最佳综合融资服务银行”的战略愿景,经营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较好态势,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在2017年2月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 “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中信银行品牌价值名列第22位;在2017年5月《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企业2000强排名”中,中信银行位居第78位。
展望下半年,中信银行表示将深入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保持定力,回归本源,扎实经营,稳健发展,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点,开创发展新局面。(文 程迟 编辑 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