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3日召开的省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江苏省108所技工院校计划招生10.2万人。作为“大国工匠”成长的摇篮,我省将采取多项措施,吸引和鼓励更多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读技校,学技能,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进口”——招生冷,“出口”——就业热的现状。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我省每年通过学制教育输送的技工院校毕业生7万人以上,年社会培训量接近50万人。去年我省新增高技能人才33.3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26.5万人,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但相对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我省技能人才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南京技工院校今年全日制毕业生1万余人,但全市技能人才缺口20多万人;常州技师学院每年全日制毕业生在2000人左右,每年进该校招聘企业超过400家,提供的岗位超过1.2万个,求人倍率超过6:1。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指出要加快发展技工教育,并将技能人才培养上升为国家战略。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下,很多家长和学生仍青睐学历教育,宁上普高不上技校。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无论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还是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都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作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技工院校靠什么吸引优质生源?我省通过政策倾斜和院校改革,提高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以增强吸引力。省人社厅和省编办、省财政厅近日发文明确,技工院校的中级工班、高级工班、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相当于中专、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在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起点标准、职称评定、职位晋升和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等方面,与同等学历人员同等对待。技工院校教师待遇也可参照公办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执行。
解决了毕业生的学历、学费、待遇等后顾之忧后,我省积极引导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无缝对接产业发展。 今年,全省新设了智能制造、微电网技术应用、工业设计与原型制作、飞行器装配与维护等专业,这些新设专业主动接轨《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经过了周密的市场调研,产业有需求、就业有前景、办学有条件。“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将从技工院校5000万省级教育发展经费中设立专项,支持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传统工艺技艺等领域的专业。与此同时,淘汰一批落后过剩的专业,优化专业布局。各院校还量身定制一批相关专业,每年招收特色班。如苏州技师学院每年开设传统工艺班,培养刺绣和玉雕等方面的技能人才,不仅促进了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也支撑起相关历史经典产业的保护和发展。
“入校”即“入企”,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去年,徐州技师学院与多家城轨交通公司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开设的铁道信号、铁道运输管理订单班共录取600人。由于招生火爆,学校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并要求高考分数达到专科省控线。苏州技师学院校企共同推荐学生就业,包括世界500强在内的众多优质企业成为院校毕业生的雇主。学校还对招聘企业的工资水平提出明确要求,即使世界500强企业,也要按照本科毕业生标准对毕业生给予相应的薪酬待遇。到2020年,省内各技工院校90%以上的专业要实行校企合作,省重点以上技工院校至少50%的专业要开设订单班,技师学院、省重点技师学院订单班数量不得低于70%和80%。
接轨国际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含金量”。“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要大量“高精尖缺”人才,技工教育需要瞄准前沿技术,对接产业升级,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搭建平台。作为经济大省,江苏外向型企业集聚。调查显示,全省制造业外资企业近2.4万家,外资企业从业人员近391万人。技工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先进职业资格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渠道。按照计划,到2020年,江苏90%以上省重点技工院校将设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技工院校20%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培训要求对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规模总量达到1万人次以上,开展国际职业资格培训3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