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治理太湖的第十个年头。4月27日至28日,省太湖办举行太湖治理工作通气会,分析当前形势,通报治理进展,并察看了无锡、武进和宜兴等地的治太工程。
连续9年高强度治太,好做的工作已经做了,容易上的工程已经上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省太湖办表示,作为全省“263”专项行动“六治”中的“第一治”,各地各部门应聚焦重点、持续发力,以更高的标准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流域生态持续好转。
水情有改观,藻情不乐观
省太湖办副主任钱江介绍,今年1—3月,太湖湖体平均水质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4.6,同比降低0.4,仍处于轻富营养状态。15条入湖河流水质有所改善,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河流数为5条,同比增加3条;劣Ⅴ类水质河流数为1条,同比减少3条;流域137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为68.6%,较去年同期上升13.9个百分点。
今年太湖应急防控形势并不让人乐观。受去年强降雨影响,经河流入湖的总磷同比增加两成,导致湖体总磷浓度同比升高8.5%,蓝藻暴发的条件依然存在。4月以来,卫星遥感共计监测到太湖蓝藻水华现象13次,同比增加7次。各地已打捞蓝藻2.7万吨,水草0.6万吨。据预测,今夏太湖地区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蓝藻发生强度可能高于往年。
“当前太湖流域水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超过水环境容量,生态环境困局亟待突破。”钱江表示,太湖治理仍有不少突出的短板需要解决,比如苏南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还不够,清洁生产水平较低,部分地方企业偷排现象仍有发生,农业面源污染依然缺乏有效手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等。
努力实现更高水平“两个确保”
通气会上明确,各地要制定实施应急预案,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实现更高水平的“两个确保”(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
目前,沿湖112个蓝藻打捞点、17个固定式藻水分离站、3个移动式藻水分离车和4个藻水应急调峰堆场、1个藻泥堆场等设施已全部到位。
得益于多年经验积累,蓝藻打捞技术也实现了升级。在宜兴市周铁镇符渎港蓝藻打捞点,离太湖岸边约50米处的地方设有50个“V”字形人工港湾。蓝藻暴发时,大量蓝藻向人工港湾聚集,V字形夹角处的自动吸藻泵便开始工作,并通过湖底铺设的管网,把藻水输送到分离车间。去年共打捞蓝藻114万吨,效率大大提高。
供水水源地监测预警加强。在无锡南泉水厂,记者看到岸边保护区和3公里外的取水口周围都用栅栏围起来,防止船只靠近污染水质。而且,无锡采用太湖、长江双水源供水,一旦有一个取水口水质不达标,其他水厂可以迅速弥补供应缺口。
我省以太湖为水源的城市基本实现双源供水和自来水深度处理全覆盖。1—3月,国家考核的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各水厂出水水质主要指标均满足或优于国家标准。
控磷降氮,提高治太精准度
总磷、总氮是衡量太湖水质的最重要指标。15条入湖主要河流中,去年总磷、总氮指标各有8条没有达到国家控制性要求。对此, 我省提出以控磷降氮为主攻方向,提高治太精准性。
根据安排,今年调整了流域水质考核体系,分解湖体、入湖河流及重点考核断面水质目标、流域五市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加强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降低磷氮污染负荷;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要达到60%;确保化肥施用总量削减2%以上;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15万吨以上,基本完成撤并乡镇集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要完成400个规划布点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治湖先治河。构建生态清洁小流域长效管理机制,成为治太的重点。长19.8公里的永安河整治工程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3.74亿元。记者在武进区前黄镇看到,河边布设了围挡,打桩设备高高架起,工人们忙着进行河道清淤、水泥搅拌桩基处理。“永安河流经武进经济最发达的3个乡镇,两岸工业企业众多。”武进区生态办副主任林春雷介绍,为了打造“生态绿廊”,武进关停了部分企业,并对沿岸其他企业和居民生活污水接管,从而减少入湖污染。
以小流域整治为抓手,省太湖办印发了《主要入湖河流整治方案编制指导意见》。目前,各地正对入湖河流和主要支浜排查评估,6月底前将制定完善新一轮小流域综合整治方案。推进淀山湖、吴淞江、太浦河等省界断面达标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各地要在5月底前明确辖区内每条河的河长,争取年底前消灭40%以上的黑臭河流和支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