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开展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
2025-05-19 16:13: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更好地给老年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重要课题。邮储银行江苏分行贯彻监管及总行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立足老年人的支付服务需求,全力提升老年客户支付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完善适老硬件配置,优化网点服务环境

  邮储银行江苏分行持续完善便民设施配置,设置“爱心座椅”、网点轮椅、拐杖、助听器、放大镜、老花镜等设施,方便老年客户用时所需。推进“爱心窗口”建设,开辟咨询绿色通道,优先接待老年客户。营业网点以专业素养耐心答疑,“一站式”办理各类金融业务,服务区配置大字版业务简介、备忘条等,帮助老年客户便捷办理业务。

  同时,持续更新升级网点机具,推广智能厅堂2.0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对老年群体提供优先服务,明显提升老年客户使用体验。加快投放新一代存折取款机以及ITM,推广预约取款功能,网点人员根据客户需求,尊重老年客户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分流。

  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升老年人风险意识

  邮储银行江苏分行深入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强化风险防范与提示,定期在营业网点,或走进老年大学、周边社区等老年人经常集聚的场所,向老年群体宣传金融知识,指导老年如何自助使用移动支付交易,提醒老年人防范诈骗等工作。该行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有效增强了老年客户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守护了老年客户的资金安全。

  2025年3月17日,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南京市分行联合江苏省支付清算协会、南京市邮政分公司,在中山陵主题邮局开展优化支付服务宣传活动。活动设计了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支付服务宣传手册,手册以故事形式讲述支付服务相关案例,避免专业术语,语言通俗易懂。工作人员结合本地老年群体在支付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详细讲解常见支付风险类型,深入分析诈骗分子作案手段以及老年群体容易陷入风险的原因。通过设立咨询台、陈列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向来往市民宣传各类便捷支付方式,市民对支付服务知识与风险防范意识显著提升。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开展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_fororder_图片 1

活动现场

  2025年3月,邮储银行无锡市分行联合宜兴市老干部大学进行“金融知识进校园”的宣传活动。现场摆放金融知识宣传展板、宣传册等,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对冒充客服退款诈骗、购物类诈骗、网络贷款诈骗等几类常见诈骗的手段及防范措施进行讲解,告诫大家不要相信以各种理由索要财物的陌生电话、短信及微信,遇反常电话应及时与亲属沟通商议或拨打报警电话。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开展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_fororder_图片 2

活动现场

  关爱特殊客群,提供人性化服务

  对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群体和无法到网点现场办理业务的特殊人群,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组织志愿者服务队提供上门受理业务的服务,通过移动展业PAD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业务上门办理,极大地满足了老年特殊客户对上门延伸服务需求。

  2025年1月28日上午9:20分左右,邮储银行常州市武进区支行收到一名男士求助,其父亲的存折密码锁定,其父亲在康复医院,没办法到网点办理重置,急需用钱看病,自己还需要值班不是每天都有空。营业主管了解到客户的难处,与网点团队商议后,立即从窗口抽调一名柜员,和理财经理一同乘公交前往上门服务。11点左右客户成功办理密码重置,并支取了现金,客户表示了感谢。此次延伸服务前后仅用两个小时,快速、高效为客户解决了难题。

  2025年3月,客户竺阿姨手持丈夫存折来到邮储银行苏州市分行营业部。其丈夫的养老金存折密码锁定,其丈夫住院,因偏瘫已丧失自主表达能力,急需取款。营业主管了解到竺阿姨取钱看病的紧迫性,第一时间组织团队启动延伸服务工作流程,立即派遣2名柜员前往医院病房进行实地核实。竺阿姨同步在网点完成密码重置并成功取款。此次延伸服务让竺阿姨真切体会到邮储银行适老服务的温暖与关怀。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将持续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高频事项,创新传统服务与智能化服务模式,丰富线上和线下渠道服务功能,优化业务流程,让更多老年客户能够享受到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文/图 郭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