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视频               融播报              房产        
语言为舟 文化作帆 星想说“演讲之星”架起文明对话新桥梁
2025-03-31 14:41:2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高一芳责编:李诚

  语言是文明的钥匙,故事是文化的舟楫。如何用汉语之雅、英语之韵编织让世界共鸣的中国叙事?3月30日下午,在春意盎然的南京市中华中学雨花校区,2024—2025年度星想说“演讲之星”实践活动颁奖盛典如约而至。本次活动以“典耀中华,共赋新声”为主题,是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盛会,正以语言为羽翼,助力华夏文明与世界展开对话。

语言为舟 文化作帆 星想说“演讲之星”架起文明对话新桥梁_fororder_图片 1

颁奖盛典 供图 主办方

  星想说“演讲之星”实践活动是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社会教育研究专委会、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主办,江苏省修辞学会、江苏省朗诵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德基金会协办,国家语委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指导的教育实践类活动。作为国内聚焦青少年语言表达的教育实践品牌,星想说“演讲之星”十年来联动全国3000余所中小学,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立体网络。

语言为舟 文化作帆 星想说“演讲之星”架起文明对话新桥梁_fororder_图片 3

活动现场 供图 主办方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社会教育研究专委会主办,中华中学承办。活动覆盖22座城市,吸引超10万青少年线上线下同台竞技。他们通过16场云端论道与19场实地交锋,诠释 “能说会道”的时代新内涵 。

  演讲的本质是思想的“体操”。“孩子们的语言天赋非常惊人。”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会长陈义海连续多年担任大赛英语组评委,他发现在比赛中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从骨子里得到了提升”。“演讲不是背诵,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特别是语言学习的兴趣,提升说话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在陌生环境中,要让孩子拥有敢于说话的勇气,具备表达的能力。” 陈义海说,“我们希望孩子不要畏惧在公众面前发言。”这种在陌生语境中重塑文化自信的能力,正是活动十一年来坚守的教育初心。

语言为舟 文化作帆 星想说“演讲之星”架起文明对话新桥梁_fororder_图片 2

活动现场 供图 主办方

  分数之外,更应关注孩子如何用语言点亮“世界”。中华中学校长朱征说:“我们的学生每年都会参加这样的比赛。中学生参与这样的比赛,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自身的文学素养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中学阶段,每个孩子都能在不同的舞台上找到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能在考试分数之外,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自信。不管是歌唱比赛还是运动会,我觉得任何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都应该鼓励学生去参与。也许在某一个领域的一次获奖,哪怕没有获奖,周围同学给予的掌声和喝彩,都会为他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语言为舟 文化作帆 星想说“演讲之星”架起文明对话新桥梁_fororder_图片 4

活动现场 供图 主办方

  “我们更关注孩子所展现出的独特思维和富有感染力的表现力。所以,如果问内容重要还是形式重要,我们会进行全局性评估。”作为评委,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丁建宁介绍,在今年的比赛中,她欣喜地发现,孩子们的演讲内容,尤其是英语演讲中,融入了DeepSeek、《哪吒2》等元素,传播中国声音,让“可道之道”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文明密码。这种建立在深度理解基础上的文化输出,正在将“输出观点”升级为“输出价值观”。

  “演讲不是背诵,而是思维的即兴赋形。”评委们强调。来自苏州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的选手程子悠,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苏州园林的深邃与浪漫,用演讲构筑文化对话的桥梁,让中华文化与英语的韵律在同一个舞台上交相辉映。这种以语言为舟、文化为帆的教育实践,正在将“会说话”升华为“善表达”,将“讲故事”升华为“立价值”。

  南通州外国语学校英语老师姜玉婷今年作为带队老师,本次带领24名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参赛。“在孩子们准备参赛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演讲特别感兴趣。”姜玉婷说,“在演讲中,孩子们有很多创新性的演绎,有的唱歌、有的配音,还有的孩子创作与自己梦想相关的英文小诗。这样一个走出校园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孩子们来说弥足珍贵。”站在第十一届的时间节点回望,星想说“演讲之星”已从语言竞技场进化为文明对话实验室。(文 胡安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