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作家彭国翔探寻纷扰人世间的个体安顿身心之道
来源:引力播  |  2025-09-30 18:11:19

  在这个信息纷扰、生活节奏加速的时代,人们或许时常会感到身心失衡,难以安顿自我,而儒家传统的“功夫论”认为,成人之道正是在于日常的身心修炼与生命安顿。9月27日,三联书城读书会特邀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彭国翔与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黄韬在三联书店苏州平江路店展开了一场关于“花果飘零和灵根自植”的深度对谈。从古典儒家的身心修炼到现代人的生命实践,从文本的深析到现实的观照,嘉宾与听众共同叩问古今之变,探寻身心安顿的可能。

跟着作家彭国翔探寻纷扰人世间的个体安顿身心之道

上海三联书店平江路店。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彭国翔现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以及世界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访问学者与研究员,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思想史以及中西哲学与宗教的比较,著有《海天寥廓:唐君毅的精神、思想与生活世界》《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中国哲学方法论:如何治中国哲学》等。

  在分享中,彭国翔提出,儒家传统的中心议题是“成人”和“如何成人”,“成人”即成为具有高度智慧去面对自我、他人、社会、人生和宇宙的理想人格。至于“如何成人”,则是成为理想人格的种种方法,对于“如何成人”的反省和思考所形成的理论,用儒学自身的术语来说,便是“功夫论”。作为儒家传统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古往今来历代儒家代表人物对“功夫论”都有各自的阐发,彭国翔在《身心修炼:儒家传统的功夫论》中,以坚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将儒家传统“功夫论”置于一个中西比较的广阔视野之中进行专题考察。

  此外,彭国翔不仅在总体上将儒家传统“功夫论”的一般特征概括为“身心修炼”,并指出这种“身心修炼”具有身心交关、不脱离日常生活以及以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为中心的特点,更通过对儒学历史不同时代最重要的人物、思潮和问题所彰显的“功夫论”的个案考察,尽可能展示了作为身心修炼的“功夫论”的丰富内涵。

跟着作家彭国翔探寻纷扰人世间的个体安顿身心之道

分享会现场。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摄

  而在《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一书中,彭国翔以中晚明阳明学核心人物王龙溪为取样,全面、彻底地考察其哲学思想,进而扩展到中晚明阳明学的整体脉络,探讨其思想内涵与发展线索,既进行专精深细的个案研究,又以问题为中心条分缕析地把握阶段哲学思想史的发展,使二者彼此支持、有机结合,从而使中晚明阳明学丰富的思想内容获得了深入清晰的展示。

  而在《海天寥廓:唐君毅的精神、思想与生活世界》中,彭国翔根据各种已刊和未刊的原始文献,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深入探究了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当代新儒家主要代表唐君毅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和“生活世界”,对于一系列学界以往鲜有触及的问题给出了全面而充分的解答,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知与新思。

  关于如何治中国哲学,特别是如何从事中国哲学的现代诠释工作,彭国翔认为,“文献基础”“西学素养”“国际视野”是确立主体意识必不可少的前提,他主张以“援西入中”的研究方式,在充分认识和运用西方哲学及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同时将中国哲学置于世界哲学的大背景下,梳理和确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

  活动最后,嘉宾们还对观众提出的儒家思想中的人格是否一定要在关系中来修炼、儒家怎样对待女性等问题进行了解答。(苏报融媒记者 朱执竞/文)

编辑:李诚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