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 共绘美丽家园“新画卷”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30 09:08:23

  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实则是“大事”,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近年来,南通市崇川区城东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垃圾分类政策,以“绣花功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了街道统筹、社区发力、居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南通崇川: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 共绘美丽家园“新画卷”_fororder_14

志愿者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党建聚力 引领垃圾分类“新航向”

  垃圾分类是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基石,更是培育居民公共精神、提升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实践。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新桥苑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多方代表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扎实推进“蜂巢共筑”项目。

  一批由社区党员、居民骨干、物业服务人员等组成的“蜂巢志愿服务队”组建,并活跃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治理一线,通过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积极向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及时劝阻乱扔乱放等不文明现象,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居住环境贡献力量。“垃圾分类工作的长远推进不能只靠社区的单打独斗,需要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协同治理机制。‘蜂巢共筑’项目正是在党建引领下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生动体现。”新桥苑社区党委书记曹建兵表示。

  网格赋能 构建长效管理“新模式”

  “一旦发现分类不清或随意堆放的情况,我会第一时间与居民群众进行沟通劝导,详细介绍分类投放技巧。”北郭社区网格员方玮玮说道。

  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北郭社区创新推行“网格赋能”治理模式,将垃圾分类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宣传指导、组建志愿服务队。网格员更是成为“第一责任人”,建立网格日巡查制度,通过走访入户,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常态化对投放点进行巡查,让垃圾分类从“要求”变“习惯”,成功破解了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诸多难题。

  此外,辖区5个网格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开展“垃圾分类红黑榜”“文明楼道”评选等活动,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形成互相宣传、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

南通崇川: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 共绘美丽家园“新画卷”_fororder_15

志愿者发放宣传手册

  全民参与 奏响美丽家园“新乐章”

  “您知道这些常见的生活垃圾应该归到哪一类吗?我来为您讲解。”在新桥新村的一处小广场旁,垃圾分类志愿者手持自制的宣传手册,耐心地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垃圾分类已然成为一项全民行动,它不仅关乎环境卫生,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为此,小石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激发居民主人翁精神,一支由退役军人、微网格员、老党员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成立并深入网格进行宣讲。他们化身“分类达人”,通过现场讲解、趣味问答等接地气的方式,分类知识变得易懂、易学、易做。“接下来,社区党委将继续推动居民全面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分类意识深入人心,逐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共同营造更加美丽、和谐的社区环境。”小石桥社区党委书记丁旭表示。

  未来,城东街道将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总结推广优秀经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造更加绿色、宜居的城市环境而不懈努力。(文/图 马琴 施宇琦 蔡志鸿)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