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射阳县农水集团:农旅融合绘新景 渔韵果香醉游人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22 17:38:23

  近年来,盐城射阳县农水集团以“渔”为媒、以“农”为基、以“旅”为脉,精心打造海鲜大卖场、桑乐田园、四季果香三大标杆项目,将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深度融合,在鹤乡大地上谱写出一曲“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雄浑交响乐。

  海鲜大卖场:黄海渔歌的市井交响

  9月17日,开渔节后的首个交易日,来自黄沙港镇的百余艘渔船带着最新鲜的海味直抵卖场。

  作为射阳县农水集团重点打造的“渔旅融合”项目,海鲜大卖场创新采用“前店后厂”模式——鲜活海产交易区与海鲜加工体验区。 大卖场的电子屏实时滚动显示各品类海产的价格波动、产地溯源、检测报告,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渔船信息、捕捞时间,甚至船长联系方式。

  “我们建立了‘从渔船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体系,让每一条鱼、每一只蟹都有‘身份证’。”卖场负责人顾瑾利介绍,开渔节期间,日均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300%,“黄海鲜货”通过冷链物流直达全国10多个省份,真正实现了“渔市游购娱”一体化发展。 

  桑乐田园:蚕桑丝语的诗意栖居

  在射阳县特庸镇的桑乐田园,千亩桑园在秋风中泛起层层绿浪,青瓦白墙的民宿掩映在绿树丛中,蚕娘们坐在桑树下熟练地缫丝,银丝如月光般在指尖流淌。

  这个以蚕桑文化为主题的农旅项目,由射阳县农水集团投资建设,将传统蚕桑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深度融合,让千年蚕桑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迷人光彩。 

  在桑乐田园的“蚕桑工坊”,游客们不仅可以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还能学习缫丝、织布等传统技艺,感受“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园区内建设的“蚕桑文化博物馆”,通过实物陈列、场景复原等方式,生动展现了蚕桑文化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热门打卡地。

  “我们保留了最原始的蚕桑生产方式,但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桑乐田园经营负责人卢兆绅介绍道,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发展桑园种植,同时开发桑叶茶、桑葚酒、蚕丝被等深加工产品,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的完整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桑乐田园接待研学团队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带动农户人均增收5000元。 

  四季果香:康养赋能的甜蜜盛宴

  在射阳县海河镇的四季果香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头,金黄的阳光玫瑰葡萄晶莹剔透,无花果散发出诱人的甜香。这个占地50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集水果种植、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2024年新引进的健康睡眠中心项目,更是让园区从“采摘乐园”向“医康养圣地”转型升级,为农旅融合注入了新内涵。

  该园区的健康睡眠中心依托园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引进国际先进的睡眠监测设备和中医理疗技术,提供“睡眠评估、中医调理、营养膳食、运动指导”一站式康养服务。中心内的“睡眠舱”采用智能调节系统,可根据人体生理节律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光线,配合中药熏蒸、经络推拿等服务,帮助游客改善睡眠质量。

  2025年开渔节期间,健康睡眠中心入住率达95%,带动园区康养产品销售额增长40%。数据显示,四季果香自健康睡眠中心运营以来,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3小时延长到两天,人均消费增长150%,成为射阳农旅融合的新亮点。

  “射阳县农水集团的农旅融合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让农业从‘生产’走向‘生活’,让旅游从‘观光’走向‘体验’,让乡村从‘传统’走向‘现代’。”射阳县农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友标表示。

  该集团的探索与实践证明:当农业与旅游邂逅,当传统与现代碰撞,当文化与经济交融,乡村便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文 陈登领 袁卫东)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