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信大附小:以心护“心” 澄苑新学期心育工作多点开花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12 12:02:34

  新学期伊始,南信大附小围绕“以心育心 赋能成长”的工作目标,聚焦师生及家长心理需求,从家校协同、教师赋能、学生引导等多维度推出系列心育举措,为新学期校园心理健康工作筑牢根基,切实守护师生心理健康。

  提前谋划:锚定心育方向,明确工作重点

  新学期开学前,南信大附小已启动心育工作布局,通过领导班子专题会与期初心育会双重发力,确保工作精准落地。8月28日,校领导班子召开心理健康专题部署会,针对开学后学生可能出现的适应不良、亲子矛盾(如暑假作业、电子产品使用问题)等风险点深度研判,同时结合“开学十二件事”要求,从课程、活动、危机干预等方面规划全学期工作。

南信大附小:以心护“心” 澄苑新学期心育工作多点开花_fororder_640

专题研究会

  9月5日,学校又在心育馆召开期初心育会议,副校长赵文俊、学生成长部主任王静及全体心育、融合教育教师参会。会前的“情绪接力”团辅活动缓解了教师压力,会上王静主任明确重点任务——对特殊学生开展“一人一策”辅导、规范心育馆流程、组建班级“心理互助小组”,教师们围绕实操难题交流探讨,赵文俊副校长则强调“做无处不在的心育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家校协同:云端架起连心桥,共解开学适应难题

南信大附小:以心护“心” 澄苑新学期心育工作多点开花_fororder_640

线上家长会

  为打通家校育人通道,8月29日至30日晚,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家校‘云’相约,开启‘心’征程”线上家长会,全校两千余名家长在线参与。班主任们不仅讲解8月31日报到流程,更聚焦“学生开学心理调适”,为家长送上实用技巧:“12秒情绪冷静法”帮助家长平复亲子矛盾时的情绪,“观察式表达”(如“我看到你今天……”)替代指责式语言,助力高效沟通。同时,班主任还引导家长会后与孩子“睡前谈心”,及时掌握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与担忧,切实解决“帮孩子收心”的难题,以“云端”形式打破时空限制,筑牢家校协同防线。

  师生赋能:提升育心能力,缓解入学焦虑

南信大附小:以心护“心” 澄苑新学期心育工作多点开花_fororder_640 (1)

讲座现场

  学校从教师与学生两端同步发力,为心育工作注入专业力量。8月29日下午,心理教研团队的周圆圆老师面向两百余名教师开展《师生谈心——用真诚与技巧搭建心灵桥梁》讲座,以真实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将师生谈心拆解为“谈心五步法”:提前了解学生情况明确目标、用轻松话题开启对话、关注肢体语言深度倾听、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约定后续跟进时间,每一步均结合场景讲解,让抽象技巧变得可操作,切实提升教师沟通能力。

南信大附小:以心护“心” 澄苑新学期心育工作多点开花_fororder_640 (1)

主题心理班会

  9月1日下午,学校按低、中、高年段开展“适应新学期”主题心理班会,用趣味活动为学生送上“心理调适大礼包”:低年级通过“名字接龙”消除陌生感,中年级用“情绪温度计”(不同颜色标注情绪)引导学生接纳焦虑,高年级制作“心理能量包”与“愿望卡片”梳理学习目标,学生在互动中褪去焦虑,重拾对新学期的信心。

  机制保障:全员导师制织密心理守护网

  全员关爱导师制是学校心育工作的核心保障。8月29日,副校长赵文俊解读方案,明确教师需按“1+N”(1名导师对接多名学生)与“N+1”(多名导师关注1名特殊学生)模式结对,通过进班观察、家庭家访、建立心理档案、落实每周谈心等机制开展工作,重点关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方案要求导师加强与家长、学科教师的沟通,构建“家校社”协同格局,减轻学生负担与家长焦虑。开学后,各班级已完成师生结对清单,导师们将通过定期谈心、会商、家访,为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提供全方位指导。

  空间支持:心育馆开放,打造心灵栖息地

  9月8日,学校“阳光心地带”心育馆正式开放,此前心理专兼职“橙子姐姐”团队已在国旗下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心育馆功能分区明确:团体活动室配备沙盘、桌游,适合小组活动;个体辅导室提供私密沟通空间;情绪表达室配有软质宣泄人、呐喊仪,助力释放负面情绪;音乐放松室用按摩椅与舒缓音乐帮学生平复心情。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20-13:20,“橙子姐姐”都会在此等候,学生遇到学习困惑、人际矛盾或情绪问题,都能来这里倾诉,消除内心“小疙瘩”。

  新学期以来,南信大附小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为师生心理健康撑起“保护伞”。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培养身心健康、向阳生长的澄心好少年”理念,优化心育方式,让温暖渗透校园每个角落,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文/图 周圆圆)

编辑:高一芳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