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安洪泽区岔河镇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为民服务动能,创新探索“医康养残”融合发展新模式,以“减支、减压、减负”的民生实效,彰显基层践行初心使命的担当作为。
坚持高位驱动,释放医养服务聚合效应。洪泽区坚持系统思维,从服务保障到运营模式多向发力,构建医康养资源深度融合的发展体系。创新“乡镇卫生院+康复养老服务”模式,实现老年人生活、医疗、康养全周期覆盖;将养老院、敬老院划归卫生院管理,通过残联招标成为市残疾人托养中心分中心,形成“三院合一”管理格局。如今,病床使用率从27%跃升至53%,医护骨干兼任机构负责人,护士化身专业护理员,资源共享的聚合效应持续释放。
推进服务增效,夯实基层医疗保障根基。洪泽区强化统筹协调与资源供给,推动“医康养残”全链条提质增效,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打通医保政策壁垒,实现特殊群体“一站式”结算;建立“中心呼叫,医生即达”响应体系,上门提供诊疗、送药服务。推行健康档案动态管理,每年开展免费体检。同时,卫生院完成病房适老化改造,增设康复医学科与专业设备,服务从被动接诊转向主动关怀,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通过开源节流,激活医养融合“造血”动能。“医康养残”融合模式通过“节流+开源”双轮驱动,实现卫生院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三减三增”。洪泽区利用现有医护人员兼顾养老、残托服务,每年节省人员经费30万元;落实分级诊疗,年减财政支出约21万元,同步减轻家庭负担。(文 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