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续写远山深处的支教故事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9-08 14:43:42

  7月,淮阴工学院“来自远山深处的力量”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深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辛屯镇新登小学,开展为期三周的支教实践。团队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根基、五育融合为框架,构建“立足专业・扎根田野・翔宇特色”三维育人体系,为西南村小搭建起连接现代科技、乡土文化与红色基因的教育桥梁。

  立足专业:工科基因激活乡村课堂

淮阴工学院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续写远山深处的支教故事_fororder_图片1

支教团成员演示盐水小车制作

  “铜片插土豆!锌片插柠檬!”7月17日科学课上,十岁的寸辰浩屏息连导线至电路板。LED灯亮起瞬间,他蹦跳欢呼:“我的土豆发电了!”窗台上,杨如意老师指导的太阳能小车疾驰,光伏板随阳光转动。“光能通过硅晶片产生电子流动,这是小车跑动的秘密。”杨老师指着车壳内电机讲解,孩子们追着小车跑,汗湿额发也不觉。

  淮阴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队,将专业实验室“搬”进云南。捐赠的16套电子实验套件中,微型电机、光伏板与电路元件成抢手教具。水果电池微光映亮孩子瞳孔,抽象电学公式化作指尖惊奇。结合专业的系列课程,让《电路原理》知识在苍山脚下迸发活力,更在孩子心中播下工科思维种子——动手实践、探索原理、解决问题,正是工科精神核心。

  扎根田野:十六本日记写满文化密码

  染香院里,李娇雪老师握白族阿妈的手,教孩子将棉布折成莲花状扎紧。“白族扎染的一针一线,是和自然的对话。”课堂上,寸熠榕屏息捆布角,靛蓝液体漫过布料时,她惊呼:“我的布上长出了苍山云海!”蓝白纹路如水墨舒展,尽显非遗灵动。

淮阴工学院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续写远山深处的支教故事_fororder_图片2

支教团指导学生扎染制作

  从田野研学到支教课堂,文化寻根贯穿始终。瓦猫非遗基地里,支教老师捏制瓦猫,猫耳留指纹印记;农民画课堂上,爵治鸿带学生进稻田,教大家将稻穗化作画布曲线。周慧媛老师的 “田野思政课”更动人:她踩泥土指田地,从传统耕作讲智慧农业变迁,乡村振兴故事随绿浪入学生心田。

淮阴工学院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续写远山深处的支教故事_fororder_图片3

支教团和学生上思政课

  16位成员每晚写《田野日记》,泛黄纸页记 78 个非遗传承、乡村教育调查故事。寸玉堂家访谈中,父亲守雪域生态、孩子凭祖传画板描山水的画面,被写入调研报告——这些沾泥土芬芳的文字,已成比教案珍贵的乡土教材。

  翔宇特色:支教助学点亮精神灯塔

  支教团将周恩来精神融入德育课堂:“云参观故居馆所” 课上,孔孟萱、王怡借周恩来纪念馆的文物与影像,再现总理的一生;“周恩来青少年时代故事会”上,罗凯、王名松等成员讲述经历,并融入《周恩来精神八观八讲》精华,让孩子在故事中触摸伟人脉络、汲取力量。

淮阴工学院第十二季云南支教团:续写远山深处的支教故事_fororder_图片4

颁发翔宇助学金合照

  这份精神传承在“翔宇支教助学金”颁发仪式上化作温暖接力。7月27日,支教团再见班会暨第四届助学金发放仪式在新登小学举行。校长张建银宣读获奖名单,学生代表寸锹欣分享学习感悟,表达感激之余,更立下拼搏回报社会的决心。当她接过证书,台下掌声雷动,满是祝福与期许。

  教育之光终会穿透层峦叠嶂。淮阴工学院支教团十二载接力深耕,以工科实践激活思维,用田野调研守护文脉,承翔宇力量铸魂育人。当太阳能板闪烁蓝光、扎染布流淌苍山月色、助学金证书映亮稚嫩脸庞,淮工学子传递的不仅是知识火种,更是高校赋能乡村教育、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的创新范式。乡村振兴的星火,正以淮工之名,照亮远山通往未来的征途。(文/图 周慧媛 李娇雪)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