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停在小区车位,突然被不明物体砸碎挡风玻璃,面对恶劣的高空抛物行为,在难以查清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由谁来承担责任?
近日,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将巡回法庭“搬”进梁中社区,通过高空抛物案件当庭审理、物业纠纷普法资料发放、法官现场宣讲等丰富形式,让居民在家门口“涨知识”。部分区人大代表、物业公司代表、居民代表等近40人旁听庭审。
2025年3月1日,张先生在小区租赁地面车位停放车辆。3月20日,他发现车辆后挡风玻璃被砸碎,车内留有玻璃弹珠,碎玻璃上还有厨余杂物残留。张先生报警后,经排查,并未找到侵权人。更令人揪心的是,该车位已多次发生高空抛物致车辆受损事件。无奈,张先生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
法庭上,双方围绕“物业公司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展开激烈辩论。张先生诉称,物业公司未在小区及该区域设置安全提醒标识,也未在楼栋死角安装高清监控和高空摄像头,导致无法找到侵权人,理应承担赔偿责任。物业公司则辩称已履行基本安保义务,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经过审理,法官当庭宣判。根据查明的事实,张先生的车辆在物业公司提供物业服务的小区内,因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坠落物品造成损害,但无法查找到具体侵权人,而该建筑物在本案发生前亦曾发生过类似抛掷物或坠落物致损事件,报警后也未查到具体侵权人,但物业公司并未在该处设置警示标志和提示、宣传标志,也怠于安装监视器以查明侵权人,未妥善尽到安全保障和防范、监控措施,具有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综合考量过错程度和原因力大小,法院一审判决物业公司承担业主损失20%的责任。
活动现场,梁溪区人民法院还向居民群众、物业公司发放了物业纠纷典型案例集,为居民提供“避坑指南”。在场的物业经理说道:“案例集里的纠纷,我们也经常遇到,我们回去要组织大家学习,不到位的工作要及时整改。”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梁溪法院制作的物业普法小视频。视频以情景剧形式还原了高空抛物、房屋漏水、车辆剐蹭等常见场景,法官出镜讲解维权途径和法律依据。
随后,法官还进行了普法宣讲,结合庭审案例及社区实际,深入解读高空抛物、物业服务合同、相邻权等法律条款。互动环节中,居民就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踊跃提问,法官逐一分析法律关系,并给出调解、诉讼等解决路径。
巡回审判是人民法院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梁溪法院将始终践行人民至上,把“如我在诉”的司法情怀融入审判工作全过程,以巡回审判为重要连接纽带,努力实现从“审理一案”到“治理一片”,为群众搭建起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桥梁。(文 梁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