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扬州大学医学部23级暑期实践队到上海助残高科技企业开展“科技筑梦,助残同行”实践活动,用学习提升见识,用科技赋能助残,推动科技成果不断惠及残障人士。
参访现场
在国内辅助器具服务知名企业——上海奥索公司,暑期实践队员深入了解并体验智能假肢与肌电手的制作与工作流程。在实验室,3D扫描技术精准捕捉断肢数据,计算机建模定制成型假肢。电极片采集手臂肌电信号,体验者通过肌电控制智能仿生手手指张合,训练后能熟练控制仿生手实现抓握等精细动作。“3D打印的假肢+智能仿生手”,科技助力完成既美观又灵活的“新手”,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体验现场
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脊髓损伤康复区,减重步态训练仪通过生物反馈技术纠正步态偏差,帮助截瘫患者重新学习行走;在言语康复室,失语症患者借助电子喉与语音合成器进行交流训练;在VR康复训练大厅,下肢障碍者置身于虚拟的逼真场景:有时是阳光明媚的公园小道,有时是宁静的海边栈桥,VR系统通过捕捉康复对象细微动作意图,协同康复器械,进行互动模拟行走训练。这一幕幕的智能康复辅具让团队成员打开了新的知识大门,科技不只是冰冷的器械与代码,“科技+康复”更是希望的火种、重塑的力量。
参访现场
近日,江苏省相关部门出台《江苏省推进科技助残工作实施方案》,将推进科技和助残事业有效融合,更多的助残科技进一步造福残障人士。助残科技日新月异,终将彻底改变残障人士的生活方式,扬州大学医学生将秉承“坚苦自立”的校训与“吴登云”精神指引,以此次暑期实践为起点,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学以致用未来为残障群体提供更专业的服务。让科技之光照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用青春力量为助残事业添砖加瓦。(文/图 龚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