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胆地往前走”的激昂歌声中,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红高粱家族》于舞台之上再度绽放。历时三年,巡演35座城市后,这部作品于8月再回“老东家”的舞台,以两场酣畅淋漓的演出擂响江苏大剧院开幕运营八周年的序幕。
8年来,江苏大剧院始终坚持打造管理运营高地,累计带来超4700场演出活动、500余场会务保障,累计吸引观众逾480万人次,以不竭的热情赋予剧院长久的生命力。
每年“春、夏、秋”演出季和“江南之声”音乐节、马林斯基剧院艺术节以及“名家名团”系列、“世界舞蹈剧场”、“戏聚江南”等品牌不断深入人心。自2017年8月5日,祖宾·梅塔与以色列爱乐乐团音乐会作为开幕演出点亮江苏大剧院以来,剧院汇聚了国内外诸多顶尖艺术家和重量级艺术团体。安娜·奈瑞贝科、捷杰耶夫、梵志登、郎朗、于佩尔等各界艺术家,维也纳爱乐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煤矿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南京市演艺集团等优秀院团于江苏大剧院登台。
图冈·索契耶夫、张昊辰与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会 供图 江苏大剧院
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温暖的味道》、黎星执导舞剧《牡丹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越剧《我的大观园》、伦敦西区原版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一批近年新创作品也选择江苏大剧院作为首轮巡演的重要站点,观众们得以洞见舞台的前沿表达,共同筑起一座充满创造力的文化高地。
话剧《温暖的味道》供图 江苏大剧院
2025年6月“红楼”首登宝岛,4场演出约6000名观众走进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反响热烈。2024年9月“红楼”首度出海,绽放狮城,更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美学独有的韵味与魅力。接下来,民族舞剧《红楼梦》将先后在香港、澳门、广州多地上演,向大湾区的观众朋友们呈中华文化的古今交融之美。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台北站谢幕 供图 江苏大剧院
民族舞剧《红楼梦》的成熟运营只是江苏大剧院艺术生产的一个缩影,在坚持高水平、高水准、大体量的演出经营同时,剧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诸多文艺产品,原创版图也随着次次打磨、场场演出持续扩大。
2025年以来,舞蹈剧场《春之祭》成功完成了从试演到首演,再迈向全国巡演的跨越;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重点支持的文化润疆项目歌舞剧《天山问渠》,于新春之际在南京献上了公益文化大餐;江苏大剧院童声、爱乐合唱团演绎《花开的声音》,把音符交织成白衣天使的动人故事;话剧《朝天宫下》《红高粱家族》相继复排,为民族不屈历史带来炽热呼吸。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苏超”第八轮开踢,江苏大剧院中庭广场人声鼎沸,呐喊声、碰杯声交织成曲。7月初,江苏大剧院还加码推出“进球就送票”等多重福利,拿出自营演出联动赛事宠粉。打破传统的边界,构建多元的剧院会客厅,当生活因这片文艺集散地而充实,市民们都不禁感叹“剧院原来还能这样玩儿”。
江苏大剧院不断拓展空间利用,专业力更强,烟火气更足,人情味更重了。让更多市民走近剧院,同样离不开人文关怀的温度,江苏大剧院主动走近社区大众,定期邀约观众座谈,广泛听取票务建议、会员服务等各类会员心声,致力于打造一个可亲可近的艺术空间。
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说:“在江苏省文投集团的带领下,在文旅体商发展潮流的影响下,我们要不断打破剧院运营的边界,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城市、连接市民,努力让剧院成为市民和观众乐于亲近、享受其中、收获幸福的地方。”(文 何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