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徐州,骄阳似火。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江苏久祥医药有限公司冷链药品验收员张磊在冷库验收区,手持PDA扫描仪逐一核验刚到货的人促红素注射液。此时,库房外天气炎热,冷库内的他却身着厚重的防护棉衣。“每批药品到货后都要以最快速度收货、验收、上架等,运输全程温度需稳定在2-8摄氏度。”张磊指着车载温湿度记录仪上的实时数据说。作为港务区医药冷链物流企业,久祥医药2025年新增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类经营项目,业务范围持续扩大,冷链药品种类进一步增加,冷链项目月营销额增长超200万元。
江苏久祥医药有限公司
距久祥医药6公里的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基地内,15米高的自动化冷库正以-18℃恒温运转。项目采用氟制冷技术,能耗比传统系统低40%,即便室外40℃高温,库内温差也能控制在±0.5℃。作为徐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核心项目,该园区今年夏季创新实施多重降温机制,牢牢守护着冷链物流的“生命线”。
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基地航拍
顶层设计:立足区位优势,构建冷链“新枢纽”
徐州作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依托淮海经济区农产品主产区优势,规划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地聚焦水果、牛羊肉进口、特色农产品出口等需求,强化冷链多式联运供给,打造服务淮海经济区、联动苏鲁豫皖、辐射中西部的冷链物流枢纽。
近年来,港务区围绕相关需求,依托冷链物流网络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2023年,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基地正式开仓运营,项目总投资6.5亿元,拥有国际先进的2万方高标准冷库和2.3万方常温仓,成为淮海经济区生鲜产品供应基地和内陆进出口供应链枢纽平台之一。
产业集聚:实施“综合物流质效提升”计划,打造冷链“强磁场”
为推动港务区现代物流产业驶上发展快车道,港务区围绕现代物流产业链持续推进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招引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不断强化物流产业集聚。近年来,港务区以“新双百”计划为引领,2023年新增综合物流企业118家,营收超75亿元;2024年推出“一镇一特色、一街一聚焦”特色指标,制定“十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枢纽经济新高地建设;2025年,港务区深入实施综合物流质效提升年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体量大、运营好、质态优的枢纽偏好型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以万纬冷链为代表的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起“区域仓+城市仓”双功能服务体系。
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基地 仓廪“实”
通道升级:开通中欧班列冷链专线,畅通国际“大动脉”
早在2023年6月,徐州中欧班列首次搭载冷链集装箱发往莫斯科。该趟冷链集装箱班列搭载冷冻烤鳗、冻鲟鱼等特色农产品,依托冷链集装箱自身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可实现对货物的全程温度监控和定位跟踪,全程9300公里仅需11天,较传统运输节省近半时间。
近年来,港务区立足自身开放平台优势,密切联系农产品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主要消费市场,支撑冷链物流深度融入“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当前,徐州中欧班列已开通冷链集装箱运输业务,国际集装箱集结中心新增集装箱“‘租赁+出售’双轨”及冷链服务……港务区各类新增特色服务,让徐州及淮海经济区特优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全国、出口海外。
在久祥医药的冷库旁,一箱箱冷链药品正装车启程;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基地的智慧平台努力使冷链物流的“最后一公里”与“最初一公里”在此无缝衔接……烈日炙烤的大地上,一条覆盖生产、储运、销售全链条的“冷链动脉”正在港务区加速延伸,为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文/图 王冰 姚沣书 路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