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政府立法过程,非常亲民,希望今后能多多参与。”近日,在无锡市司法局组织开展的立法开放日活动现场,基层联系点代表苗迪感慨道。这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上,社会公众代表围绕《无锡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畅所欲言,从资金监管、治安管理到群租房消防隐患,一条条带着“烟火气”的建议被郑重记录。
立法座谈成了“民生议事厅”
活动当天的讨论焦点直指群众最关心的房屋租赁难题。“能不能要求把租金托管账户公示出来?”“老小区消防通道都堵死了谁来管?”市民黄友奎一口气提了两条建议,还特别提议:“下次可以请些青年学生、新市民、楼道长来,他们最了解实际情况。”
这样的“立法见面会”已成为无锡民主立法的常态。2025年以来,市司法局围绕锡剧保护、低空经济、知识产权保护等10部政府立法广开言路,累计收集到800条民间智慧,其中128条被直接吸纳进条文。
“最大程度凝聚立法共识,有利于增强立法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对促进政府立法的真正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过程人民民主照进现实
“作为律师,我们能参与立法,不是为了‘挑错’,而是希望通过专业知识,为制定法律解决实际问题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立法讨论的律师戴瑞兵坦言,他特别注意到,座谈会设置了条款解读环节,用通俗案例拆解专业术语,让普通市民也能轻松看懂法规草案。这种“接地气”的设计,让不同群体的意见都能顺畅表达,正是无锡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开门立法、问法于民,广泛听取、认真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通过建立立法基层联系点、开通线上意见征集平台等创新举措,无锡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民意收集网络。
让每部法规都带着“无锡温度”
“开门立法不是作秀,而是要让法规真正解决问题。” 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重点跟进群众关切度高的立法项目,计划邀请更多行业代表、利益相关方参与讨论。目前,关于《无锡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中的部分建议,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从锡剧爱好者为非遗保护条例建言,到无人机企业参与低空经济立法讨论,无锡正以“问法于民”的诚意,让每部政府立法都装满民生期待。正如一位参与立法开放日的市民所说:“当普通人的声音能改变立法制度设计时,这座城市就更有温度了。”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未来,无锡市司法局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继续推动全市行政立法工作形成合力,以良法善治为基本原则,引领、统筹、指导全市行政立法工作,不断书写无锡行政立法崭新篇章。(文 张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