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南京体育学院武术与艺术学院与南京市文化馆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协同育人基地”及“中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中心”。
该校武术与艺术学院院长张明、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夏文彪共同为基地与中心揭牌。揭牌后,该校武术系主任刘靖进行了第一堂非遗课堂的讲授。此次揭牌仪式也标志着双方在体育非遗领域率先构建起“教研-保护-育人-传播-创新” 的传承新范式。
张明表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学校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将依托文化馆的公共平台优势,着力打造“武术 +非遗”复合型人才孵化器,进一步拓展育人维度。
夏文飚表示,此次合作是对“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终身美育学校”理念的深化实践,通过高校学术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推动传统体育从“活态传承”向“创新转化”跃升。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协同育人基地将通过非遗传承人进驻校园担任导师,开设非遗保护与推广特色课程,学生深度参与文化馆非遗项目展演、教学等形式,打造“课堂—展厅—社区”三级实训体系;基地将联合申报濒危项目抢救课题,共建南京传统体育非遗数字资源库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中华体育非物质遗产传承推广中心将致力于打造南京市及江苏省的非遗传承枢纽,开设市民非遗课堂,开发青少年非遗研学路线,以科技激活非遗基因;还将联动各文化馆站、传承团体,聚力打造南京非遗品牌活动。
基地和中心将相互赋能中华体育非遗传承,以满足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的需求,积极构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创新传播”的闭环生态体系,推动中华体育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谢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