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高温天气下劳动群体的合法权益,近日,无锡市新吴司法积极作为,多维度发力,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法治获得感。
强化普法矩阵建设,织密劳动权益“防护网”。新吴司法着力加强“双线融合”普法机制建设,结合新吴区产业工人集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占比高的特点,组建由“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调解员构成的“高温普法先锋队”,深入硕放物流园、旺庄科技创新园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题普法,向劳动者发放高温天气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手册1.2万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3800人次;通过举办线上专题讲座、资讯推送等形式,广泛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大企业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企业在高温天气下劳动权益保障的主体意识,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深化协同监管机制,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新吴司法优化完善“司法+人社+应急”跨部门联动机制,扎实开展高温劳动保护宣传和高温劳动保护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对建筑工地、露天仓储、电子装配等领域的197家用人单位开展专项督查,发现并整改未配备防暑设备、超时露天作业等问题43起;创新实施“温度响应分级管控”,明确35℃启动弹性排班、37℃室外露天限时作业、40℃全面停止露天作业的三级响应标准,在辖区建筑工地推广“晨建晚休”工作制;针对小微企业防暑能力薄弱的问题,编制《高温劳动保护标准化操作指引手册》,指导企业建立“四个一”防护机制,即每日一次健康监测、每周一次设备检修、每月一次应急演练、每季一次专题培训;在硕放街道试点“共享防暑驿站”,整合辖区企业资源,为中小微企业劳动者提供集中纳凉场所,目前已建成服务点12个,惠及劳动者8000人次。
优化法治服务供给,打造权益保障“直通车”。新吴司法依托12348法律援助热线,畅通劳动者线上及时咨询渠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无人律所”24小时全天候提供劳动权益保护法律咨询服务,服务窗口设置专职值班人员,专业解答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做到法律咨询一次性解答清楚,援助申请一次性告知需办事项;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在全区10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设立专门的高温天气劳动权益纠纷接待窗口,方便劳动者就近寻求法律援助;深化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权利救济途径的衔接机制,形成“法律援助+”多元纠纷解决模式,提高纠纷解决效率,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
细化矛盾纠纷管控体系,撑起法治护航“遮阳伞”。新吴司法结合夏季高温矛盾易发态势,紧抓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质效提升,建强基层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队伍,对高温补贴、治安管理、防溺水等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下沉一线摸排社情民意,做到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发挥品牌调解工作室效能,硕放街道老秦调解工作室、鸿山街道“桢红金牌调解工作室”等特色品牌落实坐诊接访制,对排查到的疑难纠纷建立“一案一策”台账,组织专业力量剖析根源、精准化解,为群众提供家门口“一站式”服务。(文 何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