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司主办,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心承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负责人培训班在苏州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立项单位负责人等50名学员参加培训。
培训期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巡展项目同步开展,参训学员还集中赴苏州考古博物馆、草鞋山遗址公园开展遗址公园建设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
近年来,苏州积极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相继出台《苏州市地下文物保护办法》《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以政策引领,夯实保护根基,在重点考古遗址保护利用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参观学习
近三年,苏州基本建设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年均完成187项,年均调查勘探面积约1923万平方米。草鞋山遗址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2022年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4年,张家港市启动东山村遗址保护和展示提升项目,计划打造集考古研究、文物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小型智慧化考古遗址公园。元和塘古窑址群被认定为南宋“平江官窑”所在地,入选江苏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黄泗浦考古遗址公园入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张家港段先导示范工程,相关保护与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
作为江苏省首座考古专题博物馆,苏州考古博物馆集中展示了苏州地域文明探源的系列成果,将文明探源、考古成果与江南文化巧妙融合,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科普考古知识、解读苏州历史、领略地域文化的窗口。
探源中华文明,赓续江南文脉。下一步,苏州将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持续深化推进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推进重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考古科技创新升级,提升考古遗址保护展示水平,让千年文脉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生,为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贡献更多苏州智慧与力量。(文/图 苏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