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办事”是前提 “办成事”才是真本事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5-12 14:24:14

  近日,某地在处理群众诉求时,部分工作人员机械应答、流程化操作,这一现象折射出部分工作人员能力与实效间的鸿沟。在当下这个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群众需求多元增长的时代,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尺。“能办事”仅是服务的起点,“办成事”才是治理的落脚点。

  “能办事”通常指的是具备处理事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等。而“办成事”则更强调结果导向,不仅要有能力处理事务,还要能够达成预期的目标。

  “能办事”与“办成事”是能力递进的两个层次,二者的关系类似于“过程”与“结果”,“能办事”关注“做不做得到”,而“办成事”则追问“有没有做成”。以某建筑公司为例,工人们在偏远工地长期忍受简陋住宿条件,生活不便。公司领导得知后高度重视,迅速将改善住宿条件提上日程,经过多方调研协调,公司投入资金,对多个工地工人宿舍进行升级改造,安装空调、热水器,配备书柜、体育用品等。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工人实际困难,还提升了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生动诠释了“办成事”的重要性,让工人们在艰苦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现实中,许多失败并非源于能力不足,而是缺乏目标管理、风险应对或资源协调等“办成事”的关键要素。“能办事”是必要条件,但只有升华为“办成事”,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要想“办成事”,首先,一切行动要围绕最终目标展开,避免无效努力或形式主义;其次,“办成事”需要系统性思维,能够预见潜在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确保在复杂环境中仍能稳步推进。此外,“办成事”还强调实效性,即在有限的时间、资源和条件下,以最优路径实现目标,而非仅仅满足于“做了”或“尽力了”。

  能办事是基础,办成事才是关键。无数事实证明,仅有办事的能力而无实际成果,终究只是空谈。唯有将“能办事”的潜力转化为“办成事”的实绩,才能彰显真本事。我们应以“能办事”为坚实根基,以“办成事”为明确目标,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不畏艰难险阻,积极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认可。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出更多“办成事”的精彩篇章。(文 许亚平)

编辑:高一芳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