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园”隔空对话,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共鸣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音乐厅内回响。5月9日至10日,东莞原创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在此连演两场,引发一场“岭南之风”。本次演出是该剧全国巡演的首站,也是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与东莞市文化馆签署合作协议之后的又一次深度艺术实践,更是苏州、东莞两地文化交流互动的生动见证。
演出现场
《可园可源》以“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东莞可园为叙事核心,通过国乐、舞蹈与情景表演的多元融合,讲述了莞人张敬修回乡修辟“可园”,邀岭南画派启蒙祖师居巢、居廉寓居其中,其间“二居”创新“撞水撞粉”技法,奠定岭南画派雏形的动人故事。舞台上,东莞民族乐团以或婉转或铿锵的民族音乐,勾勒出岭南音乐的灵动,东莞舞蹈团则以现代肢体语言,演绎文人泼墨山水的诗意场景;舞台视觉效果呈现出岭南园林的“疏朗通透、兼蓄秀茂”。
图文展
两座城市有同名园林——东莞可园以“写意”著称,苏州可园则以“精致”闻名,二者同为私家园林代表,却承载着不同的地域美学。此次《可园可源》苏州站巡演,是双方合作后的又一次跨地域实践,标志着两地“你来我往”的常态化交流机制正式形成。
演出现场
东莞市文化馆馆长黄晓丽说:“以剧宣城、以剧会友、以剧传情,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演出,加强东莞与苏州的文化交流,促进作品提升,推动东莞文艺精品与文艺风采走向全国。”
演出现场
从“盛世国乐”到《可园可源》,苏州与东莞的文化合作始终围绕交融与创新展开。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杨飞表示,“《可园可源》以岭南故事为核心,通过当代舞台技术呈现手段,为苏州观众展现出全新视角,这不仅是技艺的赓续,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承。”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未来,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与东莞市文化馆将不断加强联动,在人才培养、作品创作、演出交流等多个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民族音乐的当代表达。(文/图 苏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