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里,茶以其独特的韵味,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厚重,穿越历史的风尘,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4月25日,盱眙县委宣传部采风团来到盱眙黄花塘雨山茶场,在千亩茶场里采茶工正在忙碌着采茶。这里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茶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赋能乡村经济,实现了从传统茶产业向多元化、高效益的乡村经济模式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资源激活:产业腾飞的源动力
制茶现场
黄花塘镇雨山茶场地处苏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随着时间推移,传统茶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与小雨山村合并,形成“村场合一、以场带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茶场实现了资源的集中统筹。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聚焦产能提升,对低效资产进行统一治理和开发利用,对荒坡、撂荒地进行整理复垦,新增种植茶树面积400余亩,总规模达到3000余亩,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茶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
茶场对现有茶园进行改造升级,建设现代化生产厂房4000平方米,新添置全电气化生产线2条,实现了从鲜叶入库到包装仓储的全过程管控,约为老厂房产量的2倍。走进茶叶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精准高效,从鲜叶的采摘到成品茶的包装,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每一杯茶都符合消费者的高品质要求。科技的赋能,让传统茶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茶香旅韵:共绘绚丽茶乡梦
茶旅融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如今在乡村茶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中得以生动展现。许多乡村地区凭借独特的茶文化资源,发展起了茶文化旅游业。
黄花塘镇雨山茶场依托自身丰富的茶文化资源,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引入问源茶旅、金陵侬稼等社会资本,打造茶旅系列活动,不断延伸丰富茶产业链条。通过茶旅融合,茶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也为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设亲子乐园,包括大地厨房、抓鱼摸虾活动区、“星空之下、茶园之上”泡泡屋等文化娱乐设施,这些设施不仅丰富了茶场的旅游项目,也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同时,茶场还开设了茶旅研学项目,参与者可以了解茶文化知识,亲身体验采茶、炒茶、泡茶的乐趣。每年四五月间举办的茶旅推广季活动,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茶场旅游。
通过茶旅活动,游客在欣赏茶园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茶道精神。这种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也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实现了产业拓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集体共富:点亮乡村致富路
通过集体资源资产的高效盘活利用,2023年茶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0万元,较治理前增幅达30%以上,带动村民用工6000人次,茶农年增收1.5万元以上。这一显著的经济效益,不仅增强了茶场的自身发展能力,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盱眙黄花塘雨山茶场通过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实现了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茶场坚守传统制茶工艺,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提升茶叶品质和生产效率。传承与创新并举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茶农们深切感受到因茶而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资源整合、产业升级、茶旅融合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升级传统产业、推动茶旅融合,雨山茶场以茶为媒,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文/图 许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