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泰州市海陵区司法局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深耕调解“微治理”,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搭建议事调解“微阵地”。海陵区司法局在商业集中区、务工人员密集地、工业园区,建立企业调解室、“商圈调解驿站”、个人调解工作室等调解微平台,鼓励群众就地就近化解矛盾纠纷;在九龙镇标准化建立8个村级融合法庭,实现调解指导、普法宣传等功能聚合,成功调解诉前案件259件;在城中街道钟楼巷街区成立“一站式” 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室,与钟楼巷警务室合署办公,2025年以来运用“警司联调”机制化解矛盾纠纷72件,大幅提升基层矛盾调解工作效率;指导城东街道打造窑头村“学桂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乡贤名人效应,帮助化解村内纠纷30余件。
二是建立网格调解“微组织”。海陵区司法局依托网格治理工作机制,一网格配备一“老娘舅”小组,由调解员和网格员搭档组成最小调解单元;充分发挥调解员懂法律、会沟通和网格员人员熟、情况明的优势特点,将常见的简易矛盾纠纷的排查与网格员“一日双巡”工作机制相结合,每个小组在日常入户工作中运用“苏解纷”APP,主动排查化解网格内的家庭琐事、邻里口角等轻微矛盾,从源头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2025年以来,网格内化解矛盾纠纷850件,村居级调解组织化解矛盾356件,全力实现“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会上交”。
三是紧抓人民调解“微切口”。海陵区司法局积极开展“调解专家进社区 助力基层解纷争”专项行动,聚焦“微切口”集中发力,直击基层治理堵点,组织调解员、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力量深入全区154个村(社区)开展摸排工作,梳理出7个人民调解力量相对弱、疑难复杂纠纷化解难、群体性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村(社区);组建邻里关系、婚姻家庭、医患矛盾、物业纠纷等调解专家团队,深入帮扶社区开展业务指导,对重大疑难纠纷和新型社区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推行“师徒结对”培养计划,帮助村居调委会提高调解工作水平。(文 阮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