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海门中学百余名学子走进大生集团和南通市第二中学,开启了一场以“弘扬张謇文化,立志成才报国”为主题的深度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民族工业发展史、实地探访百年名校,追寻民族企业家张謇的实业报国足迹。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标志着两校共建合作迈向纵深,更探索出一条“文化+科技+教育”融合发展的育人新路径。
活动现场
在大生集团智慧工厂,学生们亲眼见证传统纺织工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从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到百年钟楼的沧桑见证;从厂史陈列室内泛黄的图纸中探寻历史,到独立支部纪念碑前庄严宣誓,学生们仿佛触摸到了“实业救国”的历史脉搏,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观交流
在校史陈列室内,学生们通过珍贵的史料与文物,深刻领悟了张謇“父教育,母实业”的卓越教育哲学。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二学生周己涵感慨道:“大生纱厂以科技为传统赋能,以创新为文化注入新活力,让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深受启发。我们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更要铭记根本,在继承张謇文化的同时,用创新和科技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继续发扬南通文化的光辉。”
“以前在海门也参观过张謇创办的工业园,但这次南通二中的邀请让我们有机会实地参观如此科技化的生产车间和古建筑。”另一位学生杨恒熠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
这场研学活动之所以承载如此特殊的意义,源于两校血脉相连的教育基因。海门中学的前身狮山书院曾是张謇求学之地,而南通二中则发源于其兄张詧创办的敬孺小学。自2024年共建以来,两校构建了“师资共享+课程共创+实践共育”的立体合作模式,并开展了名师共享课堂、命题大赛联动等一系列活动。
“此次海门中学的学生来二中研学、参观考察大生集团,正是基于海门中学的张謇文化传承课程基地。期待同学们在这次研学活动中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新的担当。”南通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杨彬表示,“我们通过沉浸式课堂体验和名师互动备课组的交流,全方位、立体化地深化二中的办学内涵,助推这所百年老校实现更好发展,为南通教育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文/图 宗品怡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