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州市相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沈瑶收到来自浙江小伙送来的锦旗。
受援人赠送锦旗
2024年3月28日,浙江小伙谢某在淘宝平台上购买考证培训服务,合同写明7月30日前完成培训并组织参加考试。直到2024年底,谢某不仅没等来培训,考试拿证更是毫无音讯。谢某联系商家沟通退款事宜,对方态度强硬,双方言辞激烈。此后,谢某再次追偿时,商家拒不退款,不再回复。
2025年初,谢某一纸诉状把对方告上了法院,法院诉服中心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将案件委托至苏州市相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室进行调解。3月6日,人民调解员沈瑶收到法院移交的案卷,经仔细研判相关材料后,调解员先后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事实调查。调解初始,双方依旧各执一词,培训机构坚称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培训和考证延迟,并非故意违约;谢某则气愤不已,认为自己的时间和金钱都付诸东流,要求对方立刻退款并作出赔偿。
经过多轮沟通,调解员发现培训机构并非不愿解决问题,只是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一时间难以全额退款。了解到情况后,调解员提出了折中的解决方案:培训机构先退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在一个月内分期还清。面对这个方案,谢某担心拿不到全款,培训机构则担心分期还款的期限太紧。调解员再次充当起“和事佬”,不断与双方协商,调整方案细节。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培训机构退还了谢某培训服务费。
谢某对此次调解非常满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虽然涉及的金额不大,但这件事却像一块大石头,一直压在他的心头,如今终于得以圆满解决。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寄来了一面锦旗,称赞其“跨省解民忧,暖心零距离”。这场纠纷圆满解决,不仅让谢某的生活回归正轨,也让培训机构认识到诚信经营的重要性。
相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提醒,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互联网矛盾纠纷频发,在线上购买服务时,为避免出现上述案情类似纠纷,应该注意以下事项:一是选择正规平台商家,优先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好的大型线上平台,这些平台通常有更完善的交易规则和保障措施;二是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于服务内容、服务期限、质量标准、费用及支付方式、退款政策等关键条款要仔细研读,确保自己清楚了解所有权利和义务;三是完整保留交易记录,完整保存交易过程中的所有记录,包括商品页面介绍、服务合同文本、与商家的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四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要轻易相信夸大宣传或口头承诺,对于一些明显不合理的优惠或承诺要保持警惕。(文/图 相司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