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郑板桥后裔郑显慧先生一行,来到泰州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祭拜先祖郑板桥老先生。当天,郑显慧还饶有兴致地泼墨挥毫,为大家书写赠送书法作品。
赠送画册
管阮村党总支书记李萍介绍,这已是郑显慧先生第四年来管阮村祭拜先祖了,2024年他还为该村板桥文化园里挥毫书写了几幅作品,并表示将把板桥文化园积极向外推介。
泼墨挥毫
当天,郑显慧先生向媒体代表们详细介绍了郑板桥的为民情怀以及在诗书画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先祖郑板桥作为一代廉吏,他的为官之道和为民情怀都为后人所称赞。”
据了解,郑显慧,笔名牧人,祖籍江苏兴化,郑板桥后裔,第七世孙。职业书画家,中央美术学院终身客座教授,进修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齐白石艺术研究院等院校。其新水墨与色彩的画法与构成,在加拿大荣获国际功勋奖,作品入编大型文献类珍藏经典纪念册,入编盛世华章当代艺术名家档案,被授予中国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荣誉称号,无论是绘画山水还是花鸟人物,他的技法都有着大风堂的精神和创造性构成的艺术价值体系。
讲述郑板桥故事
作为郑板桥先生的后裔嫡孙,郑显慧不负家学渊源,不但画四时竹,可以把一丛风雨竹写出听世音的内涵,使之表现的动人心弦,越看越有品位,更觉得令人陶醉,风在响,竹在动,雨在飘,叶在滴水……在传承板桥先生墨竹艺术精髓中又注入新的思想与理念。(文/图 花满中 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