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3-18 10:47:04

  近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南信大附小”)杨庄校区的报告厅内,一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对话悄然酝酿。来自南京、宿迁两地的教育工作者们,在“强化语言实践,唤醒积极情感”的主题下,开启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的深度探索。本次活动由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南信大附小承办,江苏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亮、宿迁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曹智勇等专家领衔,百余位教育工作者共赴这场语文教学的春日之约。

  上午10时25分,南信大附小老师李如执教的四下《海上日出》拉开活动序幕。课堂以“光影叙事”为主线,以学生观察力培养为切入点,通过“读、画、思”三步走策略展开教学。课堂中,学生对比日出实景图与文本段落,用不同色笔标注景物变化关键词,并通过小组合作找出“日出动态图谱”,用时间轴串联颜色、光亮、位置的渐变过程。李如以“哪些词让日出‘活’起来”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在拟人修辞中感受文字的温度,为后续写作铺垫语言素材。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1

南信大附小老师李如授课现场

  紧随其后的《两茎灯草》一课,老师吴苏杭紧扣语文教学的实质,在字里行间中和学生们体悟语言文字的精髓与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审美与创造等能力。吴苏杭通过引导同学们分析动作、神态描写,体会严监生的心情,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她还多次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寻找、去思考,带领五年级学生穿越至古典文学现场。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2

南信大附小老师吴苏杭授课现场

  下午的宿迁名师团队呈现了多元教学范式的碰撞。宿迁市泗洪县上塘小学老师魏田执教的《杨氏之子》一课以“古今对话”破题,从读准字音、停顿到读懂文意,再到品析语言之妙、欣赏文言之美,逐步深入,符合学生对文言文从感知到理解、鉴赏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能系统地学习。魏田通过对文中人物对话和行为的细致分析,如杨氏子的应答语句以及“为设果”的举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杨氏子“甚聪惠”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把握人物形象。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3

宿迁市泗洪县上塘小学老师魏田授课现场

  宿迁经开区黄河小学老师高芬芬执教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高老师以读促悟,通过多次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引导,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地体会到毛主席内心的悲痛与抉择,感受伟人的家国情怀。当学生读到“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时,教室里一片静默,革命情怀与人性光辉在此刻交织。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4

宿迁经开区黄河小学老师高芬芬授课现场

  南京江北新区芳草园小学老师王世贵执教四下《小英雄雨来》。王世贵依托课后题,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列小标题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开展小组活动,先读后想再讨论;最后让学生借助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自己的小标题。在整个环节中,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学生的想法串联起来,通过有扶有放的课堂,让更多的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学习。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5

南京江北新区芳草园小学老师王世贵授课现场

  活动尾声,校长黄德俊介绍了南信大附小的办学历史、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他表示,学校成立于1949年,拥有两个校区和81个班级,致力于“澄心”教育。学校形成了独特的教师、学生和课堂文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多方面素质的学生。在“双新”“双减”政策和“金陵好课堂”实施背景下,学校积极参与江北新区唤醒课堂的研究,形成了六新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得多项荣誉。此次南京、宿迁两地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的举办,旨在深化两地教育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6

南信大附小校长黄德俊发言

  宿迁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曹智勇与大家探讨了教育领域中的“唤醒”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他阐释了“唤醒”在心理学的内涵,即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内生动力和对知识的结构化处理,并系统论述了如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模拟、情感引导和结构化思维训练,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他也指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细节,如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及如何设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和层次性实施步骤,并通过分析五节示范课,展示了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7

宿迁市教师发展学院副院长曹智勇发言

  江苏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亮聚焦课堂对话的深度与质量,讨论了教学时间分配、预习的重要性与限度,以及如何避免过度预习导致的倦怠。同时,他提出了基于简单主义哲学的课堂教学模型,倡导直接、本质的教学方法,并提倡将AI等现代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他还建议教师应倾听学生、同行及自身的声音,以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8

江苏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亮发言

  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德铸为活动做总结。他对五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并对宿迁市语文教学的深厚底蕴和文化给予了肯定,强调了唤醒课堂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主动学习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

跨越200公里的教育奔赴 宁宿名师跨区共探语文教学“唤醒”密码_fororder_9

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杨德铸为活动做总结

  七小时的思想激荡,五节示范课堂的智慧碰撞,宁宿两地的教育者用实践诠释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情感流淌的河床;课堂不仅是空间,更是生命生长的土壤。活动虽落幕,但两地工作室已约定共建“宁宿语文教育研究共同体”,未来将以课题共研、师资互访等形式,继续书写跨域教育协作的新篇章。(文/图 秦培佳 张腾 钱子涵)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