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召开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2025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方案,共涉及12类45件实事。
新闻发布会现场
经履行相关审议程序,2025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方案作为政府工作报告附件,在2025年省两会期间受到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一致好评,已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2025年,江苏省民生实事项目按照12类进行编制,涵盖幼有所育(3件)、学有所教(4件)、劳有所得(5件)、病有所医(5件)、老有所养(5件)、住有所居(3件)、弱有所扶(2件)、出行便利(2件)、环境改善(5件)、文体服务保障(5件)、公共安全保障(3件)、基层服务保障(3件),整合为45件民生实事。
据江苏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杭海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民生实事项目牵头单位共涉及21个部门,其中省委宣传部(电影局)、省委金融办、省商务厅等部门是首次牵头负责,有3件项目为部门携手、联合实施。从群众视角出发,21个部门对民生实事项目内涵进行了统一优化,把落脚点放到提升群众获得感、扩大受惠面上,从设立、推进、实施的全生命周期,坚持把“软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与“硬投资”一同谋划、同步推进。
一方面,江苏省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相协同,精准新增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的项目,更加注重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例如针对高校毕业生、农业转移人口、困难就业群体,分别新提出与需求相匹配、与规模相适应的细化支持目标;更加注重加力支持生育养育,例如新提出改造升级1260个可提供普惠托育服务的幼儿园,保障群众多层次托育需求;更加注重精细关怀银发群体,例如全覆盖设置基层适老生活体验中心,改造提升一批银龄学习中心并举办1600期学习项目;更加注重多样化提升群众幸福感,例如为3万间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新建改建1000片群众身边球场,完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场地设施;更加注重深入扶助弱势群体,例如改造提升200家残疾人辅具服务点,提供个性化适配服务;更加注重惠民生与稳增长相结合,例如实施5.6万户城中村改造,新提出打造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激活新“夜”态。
另一方面,江苏省坚持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相结合,删除或优化一批项目,并作为部门重点工作常态化加以推进,例如4G/5G地下空间覆盖、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建设等项目转为部门常规工作;“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进一步升级扩围到“实施普通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工程”。
杭海表示,下一步,全省将以务实管用的举措落实在民生实事设立、推进、实施的全过程,强化过程管理,健全长效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项目实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文/图 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