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台久保田、沃得联合收割机正在泰州兴化市大垛镇从六村恒稻家庭农场稻田里来回穿梭,稻浪翻涌,沉甸甸的稻谷,像一串串金黄式的珍珠,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颗粒饱满的稻穗被“吸入”机器的“腹中”,收割、脱粒、碎秆、装车、离田。当天,大垛镇4.23万亩水稻陆续开镰收割,全面奏响金秋收割“丰收曲”。
收割现场
随着金黄色连片成块的水稻陆续成熟,广袤的农田里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个个颗粒饱满。在从六村田头,收割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丰收的喜悦
“这里栽种了85亩水稻,早上调用了3台收割机,准备用大半天时间把成熟的稻子收割入仓,秸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2024年夏季持续高温虽然对水稻生长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镇农技部门的科技指导和农场人员的精心管理,又是一个丰收年。”言语间,包小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该镇通过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丰产片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水稻全面实施“小田变大田”规模化种植模式,通过实施水稻精耕细作示范点,向种植户推广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和技术,引导种植户学习并运用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通过科技培训、“走出去”观摩和田头现场科技指导,让种植大户省心省力,促进增产增收、高产高效,更加提高种粮积极性。
“为保障2024年秋粮悉数归仓,要求镇农村工作办公室提前做好农技指导和服务,统筹协调农机装备,积极联络和签约跨区作业,组织120多台收割机正紧张有序投入作业,助力全镇秋收、秋播跑出‘加速度’。同时全面做好‘人防+技防’双管齐下,启动无人机全天候‘空中巡查’和地面巡查队,使秸秆禁烧工作真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筑牢‘双禁’防控网,确保农业生产高质高效。”该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唐勇表示。
宣传现场
下一步,该镇将投入秋种任务,加强田间管理,同时启动新一轮水稻绿色高产高效丰产片建设,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农业全程化、现代化建设水平。(文/图 花满中 陈森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