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以提高全民法治素养为导向,持续在全民普法上想新招、亮实招、出硬招,着力构建全民普法“大格局”,奏响全民普法“大合唱”,让法治精神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融入百姓日常,推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创新形式,开展特色普法活动。常乐镇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针对不同群体,举办“法律早市”“法治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共计12次;结合地域特色,举办“花开謇里 欢乐有你”春季村晚,通过富有本地特色的歌舞节目展现了江海本土文化的传统魅力,为乡村法治文化注入活力。
突出重点,法护青少年成长。常乐镇依托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和官公河村两处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积极开展青少年法治研学活动。张謇法治研学活动,以实践促学习,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以张謇为榜样,树立法治信仰,提高法治意识。
靶向发力,推动法治薄弱村整治。常乐镇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及任务清单,完善法治宣传栏,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讲座共6场,为群众发放法治宣传材料50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凝聚力量,充实基层普法队伍。常乐镇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展“和合謇里—法律明白人大讲堂”活动;充分利用村居法律顾问的专业力量,把“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模式覆盖到常乐镇25个村居,着力引导法律明白人成为开展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维护稳定等社会治理工作的能手。
聚焦需求,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常乐镇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综合性、一站式”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法律顾问为困难群体维权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应援尽援,积极为农民工群体、残疾人、低保户等困难群体排忧解难。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通过以上措施,奏响了全民普法“大合唱”,让法治精神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融入百姓日常。群众矛盾诉求件件能落实,事事有回音,有力地推动了法治常乐建设。(文 崔凌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