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统筹及制作:杨心怡 陈超然
编者按: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江苏这片活力满满的沃土上,机遇蓬勃、开放共赢,正吸引着诸多来自外国的“志合者”到此发展,开启他们和江苏的精彩故事。
志合者,也必将随着江苏经济的稳舵前行,同风而起,扶摇而上——在这个美好愿景下,在淮安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国际在线江苏频道推出2024年“老外在江苏”淮安篇系列人物报道。通过采访在淮安的外国友人,讲述他们和江苏共发展的真实故事,展示他们心中对“机遇中国”的真实感悟。
本期专访的主人公,名叫艾米尔,来自英国,现任淮阴工学院教授、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江苏友谊奖”、“江苏省人民友好使者”获得者。他说,在淮安的种种经历表明,这座城市充满潜力。
国际在线江苏报道(记者 杨心怡):12月初,秋冬交接,淮安又到了树叶色彩斑斓的季节。再过一个月,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的艾米尔即将在淮安生活满十年。
艾米尔是淮阴工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授,现居住在枚乘路校区的教师公寓。楼前有一片杉树林,随着气温的降低,翠绿针叶已晕染成古铜色。风吹针叶簌簌,霜气横秋,宁静和谐。
“在中国工作近十年,真是一段相当长的岁月。”艾米尔边说边走进杉树林,沿着小路走到湖边,找了个长椅坐下。
“看!”他指向前方的湛蓝湖面,对国际在线的记者说,“这里简直像个公园,我来工作的第一天,就觉得一切是那么美好。这种‘美好’,一直持续到现在。”
从“美好”开篇,艾米尔分享起他和淮安的十年故事。
艾米尔接受专访
用自己的经历证实,这座城市充满了潜力与机遇
艾米尔今年63岁,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天生的“科技狂人”——据其回忆,自12岁起,他就对学习和制作电子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正因为这份热爱,他在家乡的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完成了博士研究,一直从事着“包括计算机编程和设备、机器人开发等技术的研究工作”。
在朋友眼中,他是一位标准的“理工男”,同时也是一位“工作狂”——因为他哪怕在家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各种“机械装置”打交道。
专业的成功,也给艾米尔带来了事业的发展,他从事过很多职业,有计算机程序员、IT总监、技术顾问、讲师、部门领导、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顾问等等。在每个岗位,他都认真负责,取得了很多的奖项和荣誉。
“印象最深的是,我曾收到托尼·布莱尔(英国前首相)的邀请,参加过唐宁街10号的晚宴招待。”艾米尔说。
2015年,因为对“神秘而遥远”中国感兴趣,带着诸多荣誉光环,他来到中国淮安,成功应聘为淮阴工学院的一名教授。
这段经历让他记忆深刻,“面试前,我被通知在学校的行政大楼的一楼等待。一楼大厅有个很大的校园建筑模型,我当时心想,冲着这么美丽的校园,我也一定要留下来。”
顺利入职后,梦想成真的艾米尔变成“工作狂plus版本”——12项创新专利、1500多名学生、60多个机器人……10年里的这些成果,无一不印证着他对科技的热爱。
逛完校园,他带着记者参观他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十年光阴一下变得鲜活立体。
整个实验室以中间过道为分界线,形成左右两列格子工位,工位上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每人都在“捣鼓”着形状各异的机器……
穿上白色实验服的艾米尔丢开记者,一下进入工作状态,他开始挨个指导,还时不时从器械墙上取下称手工具,和学生一起调试着这些设备。
一圈下来,艾米尔有些兴奋。他向记者介绍起学生们的实验成果,满满的自豪感,“这是AGV(自动导向车),这是送餐机器人,这是触摸一体机……它们是不是很棒?”
艾米尔在实验室上课
感叹之余,他把这些成就的取得原因,很大部分归功于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技术是世界上变化最快的主题之一。为应对这些变化,学校和淮安市政府通过多项有利政策支持我的工作。实验室还被认定为淮安外国专家工作室,给予了很多的优惠条件。”
正因为这些支持,他的实验室用上了最新的设备,他的学生能深度参与课堂之外的实践与创新。
“在淮安,政府支持建立了研究中心,促成大学与大学、大学与产业的联动,这为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我们工作室就参与了多项研究合作,出版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一书,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了许多项目,例如应用于社区和校园的自动清洁车。”
“我喜欢这里的创新和创业氛围。这里有很多的孵化中心,为企业提供了资源和支持,包括如何获得资金,政府政策指导,甚至是如何建立人脉……这些举措为科技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并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可以说,我用自己的经历证实,这座城市充满了潜力与机遇。”艾米尔说。
没有哪个国家,能比这里更适合外国人生活
艾米尔对淮安的赞美,已然不是外籍人士的客套溢美之词,而是十年生活的有感而发。
艾米尔说,淮安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十年前那些错综复杂的小巷对他来说如同迷宫,而现在,他能在其间穿梭自如,并轻车熟路地到烟火气十足的南门小街,买上一份刚出炉的米糕,在热气腾腾的香气中,大咬一口,噘嘴吸两口冷气,再几口吞下……
享受美味同时,他还会提升美食的“境界”,“你看这些街头小吃,其实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既美味又有故事。”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欢,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在同事的熏陶下,他喜欢上了中国书法。在家中,写书法成了他的保留表演项目——用手腕和指尖掌控住笔尖,一口气便完成起、提、顿、收笔等一系列动作,转瞬间写好了一个初具笔锋的“南”字。
艾米尔参加书法活动
还有在公园和市民一起打太极拳、在端午节一起划龙舟……这些有着千年传统的项目,也成为他和家人通话时的“淮安故事”。
难得的休息日,艾米尔就会去逛一逛里运河长廊、周恩来纪念馆、河下古镇。“每次去这些地方,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无论是建筑、历史,还是风土人情,都是这座历史名城的标志。”艾米尔说。
衣、食、住、行……十年来,他融入于淮安的方方面面,也客观地见证了淮安的发展。
“刚来淮安时,我发现去很多地方交通都不便捷,也没有那么多现代化商城,但现在现代化的道路、高铁站、商超都建设起来,旅行变得更加便利。”他坦言,“淮安的高速发展,让我留恋这里,我会待更长时间。”
皮划艇练习
在学校,艾米尔经常和留学生交流。他们在一起讨论在淮安的生活,并非常默契地达成了共识——“没有哪个国家,能比这里更适合外国人生活”。
艾米尔说:“淮安的生活既轻松又舒适,尽管语言有障碍,但陌生人都会为你提供帮助。”
四季交替,再过段时间,艾米尔公寓楼下的杉树林将会变为赭红色。
“中国的新年又即将来临,如今我的愿望就是能在这里定居下去,相约下一个十年。”未来的淮安生活,艾米尔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