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座拥有超过2500年建城史的古城,正通过一系列“微更新”项目,“唤醒”其千年魅力。11月28日,“人民城市·温情中国”网络主题活动江苏站走进扬州,探索这座城市如何巧妙地融合历史与现代,保存其独特的空间尺度、天际轮廓和街巷肌理。
扬州仁丰里主街 摄影 王纪民
像绣花一样更新城市,要做到尽量“不打扰”。仁丰里,明代扬州旧城内唯一的历史街区,是这场“微更新”运动的典范。这里不仅保留了超过1000户原住民,还通过修缮主要道路、电线下地、消防提升和景观提升等措施,改善了居住环境。这种细腻的更新方式,既保留了仁丰里的历史风貌,又适度引入了商业开发,使这条古老的小巷重焕生机。
扬州仁丰里一角 摄影 黄紫瑶
与此同时,皮市街,一条由原住民和创业者自发形成的文化街区,也展现了扬州城市更新的另一面。这条不到700米的老街,曾是商贾云集之地,如今已成为扬州的“网红”老街。书店、文创店等文艺范小店纷纷入驻,为皮市街增添了新的活力。
扬州皮市街书店一角 摄影 黄紫瑶
边城书店老板王军修复古籍、制作古籍文创作品的时候,时常会吸引一群年轻人驻足观看。他创立的古籍书店是自皮市街改造拓宽后,最早进入皮市街创业的商户之一。“原来这里就是普通的老街,很少人会来这。”王军介绍,“从我们几家商户自发入驻以后,越来越多的文艺范小店加入到皮市街这个大家庭,皮市街也越发热闹起来。”
活动合影 摄影 杨又川
扬州的更新之路并未止步。北护城河文旅集聚区的适旅化改造项目已于2024年4月完成,成为市民新的休闲去处;广陵路的改善更新项目,包括了修缮文物保护单位,修复改造历史建筑,提升消防、绿化和道路交通等,旨在打造扬州的新名片,同时改善老居民和老商户的居住环境。
这座千年古城的“唤醒”之旅,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投资。扬州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示着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文 王纪民 顾炀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