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一个古代超级水利工程,造福成都平原两千多年,为中国水利缀上了一颗耀眼的明珠。
石臼湖畔,高淳区也有自己的“都江堰”。自从有了它,曾经水灾恣肆的圩区,良田万亩,人民安居乐业,换了人间。
如今,走进古柏街道武家嘴村,在村子的最东头,便可看见这座以雄关之姿矗立四百余年的水利工程——藕丝堰。
藕丝堰
丰收“保护坝”
“细雾蒙蒙声渐远,微茫渔火黄芦晚。全家已住木兰舟,生计不离藕丝堰。”著名诗人邢昉在诗中提及的藕丝堰,又名藕丝闸,位于溧水区张家村与高淳区武家嘴村的分界处,为两区的交界点之一。
藕丝堰内有“九圩十三垾”。筑堰之前,雨季来临,农田常被淹没,出现歉收的情况。当地流传着“骡困马倒、旺财吓得呀呀叫、羊子吓得不吃草”的古谚语,来形容内涝的严重程度。骡、马、旺财、羊子分别指代堰内的罗成圩、马成圩、旺财圩、羊毛圩。
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当地进士韩仲雍倡议捐款建石坝保良田,得到高淳、溧水两地百姓响应和县府同意。石坝建成后高两丈,宽一丈,厚三丈。据县志记载,“坝成之后,十年九稔”。
坐落在石臼湖畔的藕丝堰
当时,高淳、溧水分县不久,石坝又是由两县百姓共同捐资修建,于是取名为藕丝堰。“藕丝”二字蕴含“藕断丝连”之意,寄托着高淳与溧水人民世代友好的美好期望。
400余年老当益壮
最初的藕丝堰较为简易,在石坝下面设置了石闸。石臼湖水位上涨时,就在闸前堆土挡水,等水退后再把土挑走;内涝的时候,就开闸将水排进石臼湖。
后来,每年汛前,人们会在石坝两道颈口内闸处安上木板,然后再挑土填充形成一道土坝,汛后再撤去土坝,称之为“挑坝墩土”。有内涝时,人们则用龙骨车向石臼湖车水。据老人回忆,曾有上百架龙骨车同时车水的盛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藕丝堰原址上修建了钢筋混凝土闸,并使用电力启闭机,结束了“挑坝墩土”的历史。因建起了闸,人们慢慢改称藕丝堰为“藕丝闸”。
2016年以前的藕丝闸
升级改造过后的藕丝闸
同时,为了解决内涝问题,高淳区古柏街道在藕丝堰南修建了排涝站。第一代是煤机水泵,第二代是柴油机水泵,第三代是电机水泵,历经多次改造与更新换代之后,藕丝闸的排涝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2018年,古柏街道再次对藕丝闸排涝站进行改建,站内原机组及相应的配电设施进一步更新改造。项目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比原来的排涝泄洪能力提高了三四倍。鉴于圩内水系发生了变化,藕丝闸排涝站还承担着高淳经济开发区部分区域的城市排涝重任。
藕丝闸守护着高淳、溧水两区的万亩农田
从藕丝堰到藕丝闸,古老的水利工程在焕然一新后以更加高效、更为科学的方式为高淳、溧水两区的百姓提供服务。如今,藕丝闸仍遵循历史惯例,形成了由高淳牵头,高淳、溧水两区双方共建、共商、共管的良好态势。
四百多年来,藕丝堰静静守护着高淳和溧水的万亩农田,又如同一个坚固的榫卯,紧密着两区之间的联系,续写着并肩治水、共同富裕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