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区: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法治力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4-09-09 16:44:16

  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厚的历史根基和丰富的实践智慧,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群众基础,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筑牢社会稳定和谐的基层基础。

  激发“银发力量”新动能

  近年来,海门区深入挖掘各类“银发人才”资源,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引导“银发力量”发挥法治、经验和威望等优势,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动能。

  成立于2017年的“杨大姐工作站”,是常乐镇矛盾纠纷化解的知名品牌。在杨大姐的带动下,几位退休老党员投身于调解工作,退休不褪色,继续发挥着余热。工作站成立至今,参与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910多起,重大矛盾纠纷、复杂疑难矛盾160起,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杨大姐工作站”还积极发动村里有志于矛盾调解工作的退休党员、退役军人、老教师等参与进来,使调解工作更贴近群众。

  官公河村“老兵张琰调解工作室”充分释放退役老兵红色力量,将“情味”“法味”“兵味”融入矛盾纠纷化解,着力打造人民群众信任的红色品牌,坚持矛盾调解、政策宣传、帮扶救助、拥军优属等相结合,让人民调解工作“红”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南通海门区: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法治力量_fororder_20

调解工作室

  谱写基层党建新篇章

  为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方法、新路径,海门区常乐镇充分发挥退休老支书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优势,成立颐生村“支书达理,以理说理——老支书工作室”,把老支书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转化为助推基层建设的发展优势,为基层社会治理增添智慧与力量。“老支书工作室”通过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协调对接镇政府部门,成功化解房屋漏水、邻里矛盾、消防安全等纠纷,成功搭建起百姓需要、人民满意的“连心桥”“民生桥”“幸福桥”。

  颐生村宅上党小组创新打造“幸福食堂”,为留守老人们提供香甜可口饭菜;开展各类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包含妇女们聚在一起做点心、逢年过节慰问老人、孩子们参加暑期课堂、志愿者举办法治宣传活动等。

  像“幸福食堂”这样润物细无声的关爱措施越来越多,村民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舒心。村民们都说,吃“幸福食堂”,回“百姓之家”。

南通海门区: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法治力量_fororder_21

为老人打造的幸福食堂

  巧用基层治理“微网格”

  为推动“小网格”发挥“大作用”,海门区做细做实网格驿站,坚持宅上党小组和网格驿站同频共振,本着“群众诉求听得见、群众意见看得见、群众办事找得见”的宗旨,使“微网格”成为发现社会矛盾的“前哨站”。

  全区推行“网格+调解”的全网格排查模式,推动网格员加入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在解决基层纠纷过程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村民法治意识。麒新村的龙潭驿站以“情法相济、德理相融”的方式,在调解过程中心平气和地与群众话家常、讲故事、传知识,向群众讲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和懂法的重要意义,将普法宣传深入群众心中。(文/图 崔凌瑜)

编辑:杨心怡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