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步回升,户外运动迎来高峰期,除了露营、登山、马拉松等,赛艇、龙舟、桨板、皮划艇等小众水上运动人气越来越旺。4月14日,南京水上运动文化月正式启动,以“水”为主题的赛事、活动及培训陆续在各大水面亮相。南京的水上运动如何走向大众视野,成为城市的新名片?
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名校邀请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自然+人文,南京水上运动独具特色
在南京,水上运动体现出运动规模大、参与人群多的特点。对于水上运动爱好者而言,在南京想要找一处可以“划起来”的水域并不难。南京水域众多,且多数具备开展水上运动的条件,发展水上运动具备良好的自然基础。
俱乐部和基地是开展水上运动的主体。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南京市体育局了解到,南京目前有10多家水上运动俱乐部及基地,覆盖南京绝大多数水域,其中既包括人气景区玄武湖、秦淮河,距市中心较近的莫愁湖、月牙湖,也包括市郊的金牛湖、羊山湖等。在这些水上运动机构中,参与人群既可以体验学习传统项目赛艇、龙舟、皮划艇,也可以体验学习新兴水上项目桨板、帆船、帆板,还有一些机构推出桨板瑜伽、水上高尔夫等衍生类“打卡”项目。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上六朝古都的人文禀赋,让南京的水上运动独具特色。位于南京秦淮河沿岸石头城附近的艇友赛艇俱乐部成立于2018年,目前有会员约300位。俱乐部还是南京9所高校的训练基地,并为多家中小学提供水上运动课后服务。“我们俱乐部具备训练长距离划行的优势,同时沿着城墙赛艇也可以一览南京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交融的别样风景。”南京市赛艇运动协会副会长、艇友赛艇俱乐部创始人戴琦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基于秦淮河河道的优势,俱乐部每年都会自主举办校友对抗赛、“水陆并进”、水上马拉松等一系列特色赛事,吸引不少以高校校友会、企业、高校校队为“班底”的赛艇爱好者参赛。“每年下半年举办的‘水陆并进’比赛中,赛艇爱好者会沿着秦淮河划艇,同时路跑爱好者在岸边起跑,不同运动的爱好者实现‘联动’,活动很受欢迎。”
作为南京较早成立的水上运动俱乐部,艇进赛艇俱乐部2015年创立,现位于玄武湖东岸十里长堤附近,俱乐部还引进皮划艇、桨板、龙舟等水上运动项目。俱乐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近十年来,俱乐部见证了南京水上运动规模的逐步扩大,“我们初期会员以南京高校MBA校友会的队伍为主,如今最多一年有近8万人次来体验,人群遍及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艇进赛艇俱乐部也是南京较早创办水上运动赛事的俱乐部,正在进行的南京水上运动文化月中,南京青少年赛艇俱乐部联赛、“我们的节日”龙舟赛等多个赛事都由该俱乐部承办,在玄武湖开桨。
“在南京,从事水上运动的机构数量多、覆盖水域多,服务也很在线。”赛艇爱好者郭伟“艇龄”已有8年,他的赛艇足迹遍布全国,在他看来,南京各个水域和训练机构各有特色,结合历史文化底蕴的“加成”,可以带给爱好者极佳的体验。
握指成拳,“文化月”一举集结新老赛事
4月14日,2024南京水上运动文化月在秦淮河畔启动,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等既有的水上赛事与一系列涵盖全项目的新赛事、水上运动培训及科普交流活动,首次以“文化月”的形式集结,南京水上运动的优势基因被进一步激活。
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名校邀请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同日,“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名校邀请赛”开桨,8支队伍相约秦淮河同场竞技。该比赛2023年首次在南京举行,2024年成为南京水上运动文化月的核心赛事,参赛队伍不仅包括南京高校优秀赛艇队员的南京高校赛艇联队,更是邀请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香港大学等来自全世界的赛艇名校队伍参赛。本次赛事集名校、名城、名河于一体,不仅提升了水上运动在南京的关注度和吸引力,更是把“水”打造成为南京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本次比赛的赛道给参赛运动员们留下深刻印象。“这里有更多空间,让我们可以专注于比赛。在从未划过的河上划船感觉很好,环顾四周,总是有历史的痕迹。”英国剑桥大学参赛代表马尔顿·科瓦茨说。
据了解,南京水上运动文化月期间,共有18场级别、规模和参赛人群不同的水上运动赛事亮相玄武湖、秦淮河、固城湖等水域。其中,“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名校邀请赛”“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南京高校赛”和南京赛艇大师赛三项赛事,预计参赛人员超2000人次。同一个城市水上运动赛事密度之高、影响力之大、参赛人群之多,在全国并不多见。
2024南京·大学生赛艇公开赛名校邀请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吴俊/摄
以南京水上运动文化月为契机,在“五一”至暑期前后,南京多家水上运动俱乐部及基地还将推出优惠培训课程,并开放一定免费培训名额,带动更多市民加入水上运动行列。
水上运动还将成为南京文体旅多元融合的特色阵地之一。2024年南京将举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超100项(次),其中国际赛事有12项(次),外地选手占比预计超过一半,体育与商贸、文化、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将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借助2024年水上运动文化月的平台,水上运动将成为多业态融合发展、消费提质的关键‘风口’。”南京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小众走向大众,要平衡好参与门槛和运营成本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南京市多家水上运动俱乐部了解到,随着近年来人们体育消费的热情提升,水上运动的参与人群有所增加,但相比于球类、路跑等运动,定期参与水上运动的人群依然较少。据估计,目前南京定期坚持参与水上运动、并具备一定独立划行能力的爱好者约有1500人左右。水上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突破口在哪里?
“相比于其他项目,水上运动付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不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体验者在增加,但真正成为水上运动爱好者的人数增速并不快。”郭伟提到,想要获得并保持一定的运动水平,通常每周需要下水训练2-3次,日常还要坚持力量训练,不少爱好者都是在早上上班前花1-2小时进行训练。在南京,水上运动爱好者一年花费约需3万-5万元,比篮球、乒乓球等大众运动花费略高。
水上俱乐部与基地较高的运营成本,是水上运动消费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从业者告诉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运营水上运动机构除基本的房租、健身器材、教练等人力成本外,还要支付相应水域的租金,根据位置、水体条件不同,南京现已开展水上运动的水域每年租金约为30万-100万元。此外,船艇每5-6年也要更换一批,一个水上运动机构通常都有几十条船艇,一批船艇的更换成本也要上百万元。“南京大多数俱乐部,一年下来基本收支平衡,纯盈利的不多。”
作为俱乐部运营者,戴琦认为在南京水上运动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独具特色的体验、亲水性将凝聚更多的人气,也必将推动周边文体旅产业进一步融合。“南京的各个俱乐部目前还缺少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这需要相关部门针对水上运动进行规范和提供政策支持,缓解水上运动俱乐部和基地运营成本高的难题。这将有利于降低群众参与水上运动的门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专业人士指出,目前南京水上运动机构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相关部门可以“引流”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俱乐部,帮助俱乐部打造可持续运营模式,为水上运动真正走向大众提供基础。(新华日报·交汇点 记者 姚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