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春光下,一河清水在静静地流淌;整洁的民居边,一个古色古香的凉亭屹立其中;碧绿的麦田旁,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在人们脚下延伸……阳春三月,人们在泰州兴化市戴南镇罗顾村看到了一幅美丽乡村的图画。
村景一角
村党总支书记杭正林介绍,这一段原是盐靖河畔的一段圩堤。以前,有人在这里挖翻种植,有人向这里倾倒垃圾,既影响环境,又给防洪带来隐患。
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中,村党总支在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老百姓的风光带。工程实行圩路结合,将480米土路建成水泥路,安装了新式的景观路灯,两侧护坡上栽种树木花草,既加固了圩堤,又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方便了群众出行,可谓是一举三得。清晨,人们在这里晨练;晚上,人们在闪烁的灯光下漫步,老百姓称这里是“盐靖河外滩”。
兴化市盐靖河全长54公里,流经罗顾村近两公里。他们充分利用这一水资源,建设美丽村庄,在村西的盐靖河边建起了一个文化墙,上面书写着“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行大字,与“盐靖河外滩”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河边景观。
亮化道路
走过盐靖河大桥,排排绿树伫立在宽阔平坦的乡村大道旁;那高高悬挂在小桥两侧红红的中国结路灯,在春阳下分外耀眼。杭正林说,村里的200多盏路灯使用年代久远,晚上像萤火虫一样一闪一闪的。村里全部换成了LED路灯,其中42盏是红红的中国结路灯,营造“天天过年”的氛围。
罗顾村由原罗东、罗西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1056户、3232人。以前,老百姓出门只能由村北绕道而行。村党总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把这条路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这条环绕全村的700米长的南环路建成,同时设置了一些微景点,成为老百姓休闲的景观大道。
美丽村景
杭正林说:“建设美丽乡村要从营造环境入手,然而要提高环境质量还得有文化内涵。”在村南头的居民小区内,一幅幅独特的画在墙上的风俗画引人注目。一名头戴斗笠的农民正在用牛耕田。杭正林说这是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上面有割麦、栽秧、打谷等场景,上方安装了两盏中国结路灯。晚上常有家长带着孩子们来这里“上课”,让他们了解这些几乎失传的农活,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就连接送学生的候车亭也设置了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文明礼仪的宣传牌。71岁的党员赵正军笑着说:“我们天天在画里过日子……”
近年来全村新建了14个公厕。杭正林说,抓环境是个系统工程,全村有14名专职保洁员,每天早上8时准时开着电动垃圾车上班,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所有村干部都有责任区,有告示牌贴在墙上,接受老百姓监督。杭正林说,营造美丽环境的关键词是:长效、制度、责任。
杭正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为民办实事,要解决老百姓想办,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由于历史原因,村里有500多亩耕地不通机耕道,拖拉机、收割机无法下田,只得人工耕作。镇村干部共同努力,争取到了兴化市基本农田建设项目,修通了田间公路、桥梁。走在机耕大道上的89岁老人说:“干部们解决了几代人没有解决的难题,共产党真是了不起。”
“美丽乡村建设人是本、文是魂、水是韵、绿是神,我们将放大‘盐靖河外滩效应’,让老百姓笑容常在……”杭正林“篇末点题”。(文/图 袁开建 孙丹丹 陈森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