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多维度有力有效建设台资高地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11-15 17:00:18

  近年来,淮安通过加大经贸合作的力度、提升服务台商的温度、拓展交流交往的广度,有力有效构筑台资高地,不断为高质量跨越发展增添新动能。

  合作之手越拉越紧

  11月10日上午,南宝碳纤维新材料生产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淮安区。南宝新材料(淮安)有限公司隶属于南宝树脂集团,是淮昆台资合作产业园内第一家落户的台资企业。近年来,南宝公司专注于热塑热固型碳纤复材领域,产品远销美国、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为淮安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此次再次选择在淮安区落户投资1.5亿美元的碳纤维新材料生产项目,是双方的友谊之花结下的重要果实,也是淮安和昆山协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淮安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机械、绿色食品与现代农业等台资主导产业,突出产业融合,不断加大对台经贸合作力度,持续推进淮台产业合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设立台资项目近1500个,总投资超23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近70亿美元,汇聚台湾知名企业20多家,台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

  淮安依托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省联席会议平台,争取到产业扶持、要素保障、平台建设等各类支持事项50个;每年召开全市对台工作会议暨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对全市对台工作重点任务进行专题部署;出台年度实施方案,明晰台资产业发展路径。同时,淮安联合两岸企业家峰会举办首届两岸现代农业合作高峰论坛,深化淮台农业联动融合发展;突出台资产业和项目“招大引强”,连续举办十七届台商论坛;持续完善台资园区功能,项目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环境之质越来越优

  “淮安101%服务名不虚传。”在拿到江苏省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市台协常务副会长、淮安淮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奕龙激动地说。面对申报系统里身份证件栏没有台胞证选项、两岸职称资格条件标准不同等困难,淮安采取“先行先试,互商互认”模式,开辟职称申报绿色通道,通过线下申报、网上同步评审的方式,协助林奕龙等4名台胞完成了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

  近年来,淮安始终秉持101%服务理念,坚持落实台商台胞同等待遇政策,连续7年被台湾电电公会评为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创成全省首批台商服务工作示范点,打造一流涉台营商环境。

  淮安积极建立政企互通服务机制,在全国率先成立台资集聚示范区产业工人培训学院,在全省率先为台企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出台台企用电服务20条举措、建立“台淑荟”女性台商台胞关爱服务机制,组织开展系列特色服务活动,台企台商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税务部门还推出“淮税e码通”服务,为台资重大产业项目提供个性化、点餐式、全流程税费服务支持;开通医疗、教育、购房、驾驶证换领等多条绿色通道;依托市台胞投资权益保障协调委员会,打造集咨询、调解、仲裁、监督为一体的涉台司法服务网,在省内首创涉台案件集中管辖机制、首设涉台民商事纠纷集中调处服务中心。

  交流之路越拓越宽

  近年来,作为苏台交流重要板块,淮安依托特色资源,探索创新交流模式,以大运河文化为纽带,深入开展淮台企业、教育、科技、文化、青年、医疗卫生、基层、社会管理等领域互动,持续加大淮台交流交往力度。

  淮安发挥交流基地功能,抢抓淮安大运河文化带成功获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契机,聚焦文化、青少年等领域,举办特色交流活动,打造台商台胞精神家园;支持台青来淮创业就业,发挥大陆首家台商学院和台创学院指导台青在淮就业创业作用;促进社会组织合作,支持淮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会、市台协、市台属联谊会、台湾淮安同乡会等社团举办换届庆典、座谈交流、节日联谊等活动,切实强化“以台聚台”;建立涉台表彰机制,构建台企台商台胞荣誉体系,增强台企台商台胞的获得感和荣誉感。(文 李蓉 王小宝)

编辑:高一芳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