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文学之名 作家、汉学家齐聚南京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3-09-06 16:00:04

  9月5日,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开幕式,并向与会汉学家颁发了“中国文学之友”证书和纪念牌。

以中国文学之名 作家 汉学家齐聚南京_fororder_640

活动现场

  这是一场怎样的文学盛宴?

  “这是一次旧友新知、双向奔赴的欢聚,更是一场以中国文学之名,汇聚四海宾朋的盛会。” 开幕式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深情说道。

  刚刚开幕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暨第六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其中,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主题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旨在介绍中国文学的最新发展,并通过文学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而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创办于2010年,每2年举办一次,是团结凝聚各国汉学家,推动中国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对外译介,提升中华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上,围绕“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的主题,毕飞宇、阿来、曹文轩、刘震云等40余位中国知名作家,李莎、林恪、莉娅娜等3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汉学家、翻译家,共聚一堂、交流研讨,共同通过文学这一桥梁,推动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南京,缘何成为举办地?

  南京,是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文脉悠远、文风昌盛,也一直是中外文学交流的重要枢纽。早在16世纪,南京就率先将四书五经翻译到欧洲;迄今,已有60多种外国文学作品在南京翻译成中文。

  如今的南京,拥有佳作频出的“南京作家群”,活跃着数以千计的文学社团和协会组织,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重量级荣誉,每年翻译出版以及向国外译介的作品有近千部。

  13位海外汉学家获“中国文学之友”证书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离不开世界各国优秀的汉学家、翻译家。在开幕式上,13位海外汉学家收到了“中国文学之友”证书和纪念牌。

  开展文学交流,翻译家至关重要。获奖者之一的艾森,是伊朗翻译家,现任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外籍专家、西南大学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艾森长期从事中国文化研究和翻译,将《孟子》《大学》《中庸》《弟子规》,以及莫言的《初恋》、路内的《慈悲》等翻译成波斯文并出版。2023年,他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英国翻译家沈如风,与南京颇有渊源。他曾在南京大学、厦门大学进修学习,致力于将优秀中文作品翻译推介至英语世界。沈如风的主要译作,包括沈大成的《阁楼小说家》、文珍的《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等。2022年,他入选南京第三期“青春文学人才计划”。他表示:“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在南京进修期间,特别喜欢南京的书店,不仅数量多、图书丰富、有设计感,最重要的是阅读氛围好。接下来,我将花更多的精力,把多种类型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推广到欧美国家,让他们多角度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文/图 张鸿燕 许雯)

编辑:高一芳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