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非遗足迹,争做时代青年。为保护和利用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7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拾遗记-品琢吴越”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拾遗记-品琢吴越”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主要由2名指导老师和22名成员组成,团队根据吴越地区非遗文化分布地区划分,精选出四种非遗文化产品进行探讨研究,分别为南京绒花、无锡惠山泥人、台州蛋清羊尾、杭州油纸伞。
绒花作品 摄影 章鑫
南京绒花手工技艺是传统技艺,是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月2日,拾遗记南京小分队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的绒花坊,体验南京绒花手工技艺。
绒花制作现场 摄影 章鑫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传承人、绒花艺人赵树宪是在南京从事绒花制作的艺人。小分队成员与赵树宪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制作绒花的主要材料及制作过程。
小分队成员还亲身体验和感受了绒花的“绽放之美”,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朵“永不凋谢”的小花。
7月10日,“拾遗记”无锡小分队前往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进行惠山泥人技艺的了解以及学习。
泥人作品 摄影 章鑫
惠山泥人工艺精妙,多使用惠山黑泥,装銮典雅、细腻雅致,注重对人物性格和表情的塑造,富有浓郁的江南地方韵味,其制作工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分队成员体验了上色的过程,学习上色手法及着色技巧,并向惠山泥人非遗传承人丁国安请教惠山泥人的起源。
丁国安讲解 摄影 章鑫
7月20日、7月28日,小分队还分别前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杭州市中国伞博物馆,品尝非遗特色美食蛋清羊尾,并体验油纸伞的制作。
社会实践团成员在实践最后开展了“以幼儿为本”主题宣传活动,对新时代少儿进行非遗文化的普及教育。
“以幼儿为本”主题宣传活动现场 摄影 章鑫
通过此次活动,社会实践团成员不仅详细了解到吴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及特色,还深刻认识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蕴含的经济价值和文化底蕴。(文 章鑫 冯璐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