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景区街巷人潮涌动 社交媒体高频出现
来源:南京日报  |  2023-03-16 09:19:07

南京景区街巷人潮涌动 社交媒体高频出现_fororder_1

3月15日,汉服爱好者在高淳国际慢城的油菜花田里打卡。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记者 段仁虎 通讯员 高晓平 摄

  春光明媚,惠风和畅。伴随着春的气息到来的,是南京忽然“火”了的信号:各大景区景点人流如潮,商圈街区络绎不绝,连火车穿城的道口、街边小吃店都成为打卡点,各大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南京的打卡推介更是火遍全网。《南京日报》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总要来趟南京吧”,从目前南京全城“人人人”现象,深入景区景点、商圈街区、大街小巷,挖掘这座六朝古都一步跨入“网红城市”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为南京城市引力持续提升带来有价值的参考。

  鸡鸣寺路樱花尚未完全绽放,树下游人已熙熙攘攘;各大商圈人头攒动,南京地铁连续4周周末单日客运量突破300万人次,贯穿全城南北的1号线单日载客更是突破80万人次;市井小巷内的锅贴、糕团店,慕名而来的食客纷至打卡……“南京最近,人真的太多了!”这是连日来不少南京人的普遍感受,《南京日报》记者走访南京各大景区、街区、商圈看到,频现的“人人人”现象正在为南京注入源源活力。

  踏春时节,花未开人潮却涌来

  “南京,最近人真是不可思议地多。”上周日,家住鼓楼区的丁艺潇发布的一条朋友圈,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朋友留言大表赞同。当天下午,丁艺潇与朋友相约游玩玄武湖,鸡鸣寺路密集的人流让她惊讶不已,“头一次樱花还没盛开,就有这么多人了,到底咋回事?”作为南京本地人,她一脸蒙圈。在玄武湖景区内,宽阔的湖面上游船星罗棋布,绽放的各色花树下游人络绎不绝,争相合影打卡。

  上个周末,夫子庙景区内人头攒动。在李香君故居门口,来自滁州的一家三口正在拍照,妈妈翟鸿告诉《南京日报》记者,他们早晨8点多自驾来到南京,花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夫子庙。翟鸿说,最近南京在网络上突然火了起来,两个城市相隔不远,就过来凑凑热闹,没想到景区这么多人。

  不仅老牌景区“吃香”,新兴景点也人气十足。出了地铁二号线鱼嘴站往前走不到一公里,南京鱼嘴湿地公园映入眼帘。白天,红白相间的灯塔映衬着蓝天草坪,唯美清新;傍晚,夕阳缓缓坠落洒下一江金辉,更美如油画。来自镇江的周女士告诉《南京日报》记者,自己早就在网上看过鱼嘴的照片,于是趁着周末带家人来南京“放风”。

  “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南京铁道口。”近日在社交平台走红的土城头道口,因火车穿行城区的独特景观,也吸引外地游客慕名而来。随着火车在鸣笛声中飞驰而来,守候多时的游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

  据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3月11日至12日,南京全市景区共接待游客130.12万人次,同比2022年同期上升84.46%,本地游客占比42.93%,市外游客占比57.07%。其中玄武湖景区上周末两天人流达16万人次,夫子庙、老门东景区人流分别达到24万人次、10万人次,鱼嘴湿地公园游客量也超5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均有较高增长。

  活力蓬勃,各大商圈“引”力四射

  “我是特地过来打卡网红厕所的!”3月15日下午,来自湖北的游客黄晓娅与闺密来到德基一期六楼,在网红厕所前乐呵呵地拍了不少照片。黄晓娅告诉《南京日报》记者,自己在抖音上刷到别的博主的打卡视频,此次来南京游玩,特地将德基广场打造的网红厕所列入行程中,晚上也准备在德基广场用餐。看着厕所里川流不息的人群,让黄晓娅没想到的是,这个春天,在公共厕所里打卡拍照成为流行。

  这波汹涌而来的人潮不仅仅体现在地面上。南京地铁公布的客运量数据显示,从2月18日至3月12日,南京地铁已连续4周周末单日客运量突破300万人,带动南京各大商圈人流旺盛、消费蓬勃。

  据德基广场相关人员介绍,近期商场人流量上升,特别是外地游客数量明显增多。《南京日报》记者从新街口管委会获悉,3月6日至12日,位于新街口商圈的中央、新百、金鹰、大洋4家商业综合体共计吸引130万人次客流,同比2022年增长约24%,营业额同比2022年增长约15%。

  《南京日报》记者上周日来到河西商圈看到,中午11点半,华采天地商场3楼的本家韩国料理店店内座无虚席,门口已排起长队。服务员告诉《南京日报》记者,门店周末的客流量比往常要多很多,高峰期从11点持续到下午2点半左右。

  “本来是准备吃火锅的,那个队伍更长。”市民徐璟说道,现在在外面吃饭,就得做好排队的心理准备。《南京日报》记者在商圈餐饮区看到,高峰期大部分餐饮店基本都需要等位20至40分钟不等。

  河西商圈的兴起彰显出明显后劲。据建邺区商务局数据统计,仅过去一周,华采天地营业额同比增长19.92%,客流量同比增长8.65%;河西中央营业额同比增长10.60%,客流增长27.62%。

  走街串巷,美食寻游“春天味道”

  不仅景区、商圈、街区人流扎堆,以打卡当地特色饮食为目的的“美食游”也不断升温。科巷、红庙、丰富路、南湖东路等市井小巷的小吃店,也吸引外地食客争相打卡。

  上个周末,位于秦淮区的李记清真馆门前排满了长队,热气腾腾的锅贴在油锅里“嗞嗞”作响,市民游客在锅贴弥漫的香气中排起了长队。

  “下了高铁就赶过来,第一站选择了李记锅贴!”苏梅梅是合肥人,这次在南京度过周末两天。“李记锅贴、梅花糕、鸭血粉丝,都是我这趟旅行的打卡对象。”苏梅梅咬下一大口锅贴,竖起大拇指。她告诉《南京日报》记者,因为在网上一直刷到南京美食的视频,就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美食之旅”。

  “原来都是本地人来吃,最近外地人明显变多了。”李记清真馆的老板说,外地食客对南京老味道的认可,让他充满自豪。

  无独有偶,在老字号买时令点心青团,也成了不少游客充满仪式感的春季习惯之一。上周末,在秦淮区许阿姨糕团店的门口,市民游客有序取号,排队等着购买。

  “清明前,我们店铺以青团为主,每天要做一两万个青团。”说话间,许阿姨利落地为顾客结账下单。“我买了8个青团,下午就坐高铁回湖南,让家人尝尝南京‘春天的味道’。”游客蒲正昌笑着说。

  《南京日报》记者在“小红书”应用上搜索词条“南京美食”,出现的笔记近100万条,哔哩哔哩、抖音等平台关于“南京美食”的攻略琳琅满目,抖音平台话题“南京美食”播放量达53.8亿次。随着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发展,展示城市特质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展现南京味道的小店们,正悄然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邓露洁 田诗雨 卫凌云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