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庆过后 南京民俗消费如何“长红”
来源:南京日报  |  2023-02-08 09:22:39

  原标题:节庆过后,民俗消费如何“长红”?

2023年南京民俗消费将迎来“长红”

市民和游客在夫子庙东牌楼路逛灯市、选花灯,兔子灯最受青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记者 段仁虎 摄

  2023年春节,随着消费市场的全面复苏,传统民俗消费也格外红火。云锦博物馆设计新潮、价格亲民的云锦文创颇受欢迎,兔元素产品几乎全部售罄;阔别3年的夫子庙东牌楼灯市重新开放后人气火爆,开市10天就卖出10万盏花灯。

  2月7日,正月十七,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走访东牌楼灯市发现,仍有不少市民在购买花灯,但人气已经不如元宵节前。节日期间大放异彩的民俗消费,在节庆过后还能继续保持热度吗?传统民俗传承与消费如何实现长红?

  花灯、云锦文创大卖,传统民俗“热起来”

  2月7日中午,夫子庙东牌楼灯市上,尽管有些摊位已经退摊,但开张的摊位前仍然时不时迎来询价、购买花灯的市民。“我们是专门打车过来买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手提一对兔子灯走在灯市,“这是过年的仪式感,在南京不买花灯,就不算过年。前几天夫子庙人太多,特地等到元宵节过后来。”

  时隔3年,夫子庙东牌楼灯市与市民重新见面,60多个摊位的灯彩艺人带来莲花灯、兔子灯、宫灯等各式各样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开市10天就卖出10万盏花灯。

  “这是我昨晚连夜赶制的,顾客马上来取。”灯市上,王氏传统花灯传承人王美芳指着一盏新做的兔子灯告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2023年灯市非常热闹,花灯销量很好,“今年是兔年,兔子灯格外受欢迎,许多品种已经卖完了。从除夕晚上到现在,每天都在赶工,有时要忙到凌晨两三点。”

  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带有兔年元素的丝巾、摆件、包包、壁挂等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不少外地游客专程赶来一睹灿若云霞的云锦风采。南京云锦研究所销售负责人段永洁表示,云锦文创销量很好,“我们推出了许多相关产品,有些在1月份就全部卖完了。”

  守正与创新并举,让民俗消费“潮起来”

  秦淮灯彩有着1700多年历史,绵延千年生生不息,其背后,离不开花灯手艺人的守正创新。

  “你看我们这个兔子灯,独一无二,和别的拼接的灯不同,兔子灯的脸部、耳朵和身体都是一整块布做成的,技艺更复杂。”王美芳告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因为工艺精巧,自家的兔子灯很有口碑,不少消费者专门来定制,“技艺精湛是秦淮灯彩能一直传承下去的前提。”

  “除了技艺,创新也必不可少。”灯彩艺人钱武告诉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自己每年都会通过市场考察、到各地交流不断开拓视野,探索市场接受度更高的新型花灯。2023年流行国潮古风,钱武就创作了穿着汉服的古风兔子灯,花篮兔、母子兔等新样式也很受欢迎,“今年的花篮兔一共做了五六百个,全都卖完了。等今年灯市结束,我就要开始构思明年的新产品了。”

  在南京云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南京云锦研究所云锦织造大师周双喜看来,守正与创新并举是南京云锦“出圈”的秘籍。他展示了一件销售很火的“钱兔丝巾”,兔子图案源自于皇家服饰纹样,丝巾面料也进行了改良,更加柔软舒适,“希望年轻人能守正创新,而且创新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贴合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非遗技艺,让非遗融入大家的生活。”

  打破传承“焦虑”,需打开思路多方发力

  “灯市结束后没卖出去的灯怎么办呢?”“就在家放着。”

  “春节过后做什么?”“除了做灯,就在家带孩子,有时也出去打零工。”

  “传承情况如何?”“赚不到多少钱,愿意做这行的年轻人少了。”

  节日期间,民俗消费一派红火,但在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的采访中,对于节庆过后的热度与未来的传承,不少灯彩艺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灯市上,一位灯彩艺人向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春节卖的花灯,要从年头就开始准备,下料、扎架子、染纸、定型、裱糊……一整年忙碌下来,展示和销售的时间就只有春节这几天。“平均下来,每做一盏灯,要花三四个小时,售价在三五十元,但很多人仍然觉得贵。”这位灯彩艺人表示,花灯是时令性很强的商品,全手工制作很花时间,利润很有限,“赚钱不多,做了几十年,有时候觉得不如出去打工,但又担心这么好的手艺将来后继无人,所以硬着头皮做下去。”

  花灯艺人的困扰与纠结,是不少传统民间技艺面临的共性问题。传统技艺要如何传承和保护,如何才能既继承传统又实现市场价值?

  南京云锦博物馆馆长简名伟介绍,南京云锦纹样作为传世经典,华丽庄重,但前些年衍生品少、创新不足,营销方式缺乏时代气息,民众触达率、接受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几年,通过创新文创作品、在网络社交平台加强文化宣传、采用直播拓展销路等方式,让古老的皇家织造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实现了传统非遗技艺的出圈,圈住了大批“90后”“00后”新粉。

  采访中,也有不少非遗和民间技艺传承人表示,除了自身的创新,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要壮大传承人队伍,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比如举办更多的展览让传统技艺“走出去”。此外,还希望能与动漫、影视等新业态、新产品相融合,延伸产业链,实现在生产生活中传承与发展,以此打破传统技艺、民俗文化的传承“焦虑”。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记者 黄琳燕

编辑:陈小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