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境优美、人文醇美 美丽宜居城市:打造有颜值有内涵的生活圈
南京积极推进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江北新区市民中心是绿色建筑代表作。
小西湖打造共生院落,对游客开放。
梅园新村环境整治中突出梅花元素。
梅花造型。
燕子矶滨江公园。
2020年6月,南京被江苏省确定为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综合试点城市,近两年来,我市坚持贯彻江苏省委全会要求,始终“把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作为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主抓手”,完成《南京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指引与实践案例集》等指导性文件的编制工作;制定美丽宜居住区、美丽街道水岸、小微空间、小城镇等市级资金政策和技术导则,保障项目实施;出台居住类城市更新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既有住宅增梯、既有建筑改变功能和危险房屋消险治理等政策文件,出台《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工作指南》,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
南京日报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目前,美丽宜居城市31个省级试点项目中栖霞区“红色物业”全覆盖、城市管理队伍规范化建设等9项已基本完成,并均已完成年度目标。水环境、加装电梯全省第一,园博园盛大开幕,小西湖、颐和路等成为网红,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向全国介绍经验,天津新村美丽宜居街区摘国际大奖,江北新区市民中心等4座鲁班奖项目引领建筑品质提升,汤泉街道小城镇获2021年中国最美村镇,省级特色风貌和历史文化奖补项目数量与全省领先。“前期取得的这些成绩为全面建设提供了经验与借鉴,美丽宜居城市要打造的是环境美、有内涵的生活区域,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顺应新时代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说。
“地面治理+地下利用”
公共资源承载力增强
一弯碧水,两岸青翠。2021年,全市42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Ⅲ类及以上)、28条入江支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6条已整治国省考黑臭水体省级监测全部达标,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第一。金川河、外秦淮河、北十里长沟东支、玄武湖等河湖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优美水环境,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较2020年提升16%,金川河整治被住建部入选为全国14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优秀案例之一。
山水城林,绿道蜿蜒。依托自然山体、郊野及城市公园、河道岸线、道路两侧等空间,我市对延伸到的地方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和山体生态修复,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2021年新改建栖霞文体公园绿道、江北新区杜圩城市湿地公园绿道共204.6公里,超额完成年度建设目标。拓展城市碳汇空间,完善我市“市—区—社区”三级绿道体系,编制《绿道详细规划(2020—2035年)》,进一步提升绿道建设的系统性和指引性。鼓楼老城生态“桃花园”游园项目通过海绵体系建设、水体生态修复、水系梳理整治、历史文化保护及自然景观设计,打破原有相对封闭的格局,建设居民身边的滨水游园,贯通6公里环湖绿道,将水、绿、城融为一体。去年我市还邀请崔愷、王建国院士以及其他国内外顶尖设计师,对园博园进行整体设计,有效修复了因中国水泥厂百年在此开山凿石而遗留下的12个宕口等“生态伤疤”,保留再生了位列工业名录的银佳白和昆元白废弃水泥厂,对消失的经典园林提取、演绎和再造,重现经典园林,传承园林技艺和历史文脉。
资源集约,有效利用。以江北新区中心区地下空间工程为例,这里集商业休闲、城市交通、市政综合管廊于一体,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站城一体化、市政空间与地下空间一体化。江北新区综合管廊已完成管廊主体结构26公里,机电设备安装26公里,完成浦滨路、绿水湾路等13.5公里高压电路入廊,并积极推进各类规划管线入廊,开展智慧化运维,有效破解“马路拉链”等问题,提升城市保障供给能力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释放了道路周边地块空间,使沿线地块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美化市政景观环境。
建筑品质提升
人居环境有吸引力
以绿色建筑为引领,城市建筑品质稳步提升。江北新区完成《南京江北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江北新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江北新区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编制,实现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资金扶持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围绕“两馆两中心”全力打造绿色建筑标杆工程,江北新区图书馆、南京美术馆新馆、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和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均已获批省级高品质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南京市把危房治理作为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房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了市、区、责任人按C级危房2:2:6、D级危房3:3:4进行费用分摊的资金筹措渠道,修订颁布《南京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南京市房屋使用安全救助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在规划政策上取得突破,探索出我市危房解危的新模式,为危险房屋整治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实现了“决不能让人民群众在危房里奔小康”的庄严承诺。在居民有需求的老旧小区,我市探索出“业主主导、政府搭台,专业辅导、市场运作”的南京加装电梯模式,实现了加装电梯工作的“全面开花”。截至2021年底,我市累计2728部电梯签订书面协议,2480部通过规划部门初审,1579部已办理规划审批手续,1451部已办理施工许可,在建155部,完工1172部。
重保护传承
历史文化有影响力
既古典又现代,整治后焕发出新风采。按照中办、国办《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等中央文件要求,我市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推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将历史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其中小西湖、颐和路项目获得央视报道,推广我市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成功经验。
长江如练,百舸争流。近年来,我市编制完成《南京魅力滨江 2035》和九大“城市客厅”设计方案,通过对滨江地区的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采用“清岸线、整江滩、守湿地”的综合提升手段,以点带面,提升南京滨江的空间品质。江北定山城市客厅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绿博园、鱼嘴城市客厅、鼓楼大桥公园段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浦口长江岸线湿地修复工程等均已按时完成,解决了困扰老百姓多年的“近江不见江”等问题。上元门、欢乐滨江等城市客厅正在有序推进。未来,滨江地区将成为南京“新时代山水城市主轴”。
一座城市的活力离不开丰富的文化内涵。去年以来,我市通过新建、既有建筑改造、联合挂牌等方式,在城市窗口地区、人流活动聚集的开敞空间、公共交通可达性较好的游园广场进行布点,打造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年度计划实施的高桥门公园、袁枚游园、火瓦巷等10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均已建成开放;此外还打造了琵琶街、银杏里、“南湖记忆”等群众家门口的主题特色街巷,让南京的街头巷尾飘着咖啡香、充满烟火气、透出文艺范;梅园新村历史街区改造从再开发、整治改善、文遗保护三个维度进行更新,形成“一脉三片,多点联动”格局,打造“玄武红色文化核心”。
共建共治共享
城市治理有创新
栖霞区将“红色物业”与“老党员工作室”、青年志愿联盟等紧密协作,集结老党员、居民代表、业委会、街道相关负责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成功解决基础设施维护缺乏、停车位紧缺等20余项居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由“我吐槽”到“我建议”“我承诺”“我点赞”的可喜转变,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住有所居,圆老百姓的安居梦。我市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共有产权保障房政策的城市,已出台《南京市共有产权保障性住房交易实施细则》,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通了共有产权政策全流程运作,引入封闭运作新政,解决老政策的份额增购和上市交易问题,完成了共有产权保障房制度层面相关工作。在住房租赁市场方面,经过努力,我市基本搭建市场规则明晰、政府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制度体系框架,初步构建供应主体多元、房源供需平衡、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租赁价格平稳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探索出“房产+公安”“房产+市场监管”“房产+人社”“房产+企业”联动机制,做到“人、房、企”信息互通共享,有效提高住房租赁管理水平。
2022年南京市将按照住建部和省住建厅要求,把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更新的有效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要求,持续深化美丽宜居工作内涵,系统推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建设的根本是以人为核心,所以此次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建立“社区营造师”库,聘请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传统建筑营造匠师、景观园艺师、艺术大师、文化名家等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建立收集群众真实意愿、解决群众急难问题的机制,绘就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大“同心圆”。(南京日报 作者 张恺 宁建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