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清水畅流 打造幸福梦里水乡
来源:新华日报  |  2022-09-28 10:13:26

  原标题:以河长制为统领 实施区域治水 建设现代化水网——清水畅流,打造幸福梦里水乡

南通:清水畅流 打造幸福梦里水乡

南通城市“项链”濠河

南通:清水畅流 打造幸福梦里水乡

河道保洁常态化

南通:清水畅流 打造幸福梦里水乡

美丽清流润通城

南通:清水畅流 打造幸福梦里水乡

九圩港闸

南通:清水畅流 打造幸福梦里水乡

水清岸绿 供图:南通市水利局

  滨江临海,水网密布。南通有万里奔涌的长江,有九曲回环的濠河,还有数不清的承载乡愁的家乡河湖……以水为魂的南通,拥有独具江海风貌的平原河网体系,该市水域面积778平方公里,大小河道10万多条,河道总长2.4万公里。

  上善若水,水善则利万物;兴水为民,水兴则益万家。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河长制,实施全市区域治水工程,打造干净的河、流动的河、美丽的河。

  南通市水利局以“河长制为统领,全面实施区域治水建设现代水网”破题幸福河湖建设,并取得初步成效,一幅“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美丽画卷正在江海大地徐徐铺展。

  6733名河长上岗 “臭水沟”变身“流动的风景”

  清秋时节,写意乡村。如皋市九华镇村民王元群正拿着篮子在河里洗淘花生:“几年前这条沟塘里垃圾成堆,天一热就臭气熏天。经过整治,干干净净的,还可以在里面洗洗菜。”昔日“臭水沟”成了百姓赞不绝口的“幸福河”。

  2017年底,南通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县、镇、村四级河长制组织责任体系,实现了等级以上河道管护责任的全覆盖,6733名河长上岗履职。此后,该市以“河长制”为统领,全面实施河岸共治,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良性运行机制,涌现出一批“巾帼”河长、“老舅妈”河长、企业家河长、“银发”河长、“乡贤”河长、“邮路”河长等民间河长。

  “有了河长,一下子有了新面貌。”王元群介绍,自从河长上任后,河坡平整,河道清淤,还定期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维护清理。从前乱占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乱垦乱种等不良行为再也不见了,治河、管河、护河新理念一下子深入人心。

  “要统筹区域河道治理、镇区集中纳管截污、村庄连片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推进污水治理工作。”南通市委书记王晖在《南通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跟踪监测情况专报》上这样批示。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点多面广的特点,南通结合本市实际,以城镇建成区、被撤并的老集镇、集中居住区、重要敏感水体周边、农村居住河为重点,将区域治水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谋划、一体推进。

  如皋、海安等地在探索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走出了一条可推广的有效路径,将农村排到四级河的水再抽到稻田里回用,做到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

  “治水为民、治水利民、治水惠民。在河长制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将河道治理管理保护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紧密结合。”南通市水利局局长吴晓春介绍,该局紧抓区域治水工程、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跨界河道协同共治、农村黑臭河道治理、生态河道建设、河道“清四乱”“妨碍行洪整治”、长江禁捕和河道长效管护等河长制重点工作;推进各级河长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交办问题,不断跟踪问题整改,强化水岸共治,推进入河排污口的“查、测、溯、治、管”,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农村河道的临河违建、妨碍行洪、沿河偷排、沉船网簖、垦坡种植等突出问题。

  自2017年以来,南通16条市级骨干河道共安排整治项目2853个,472条(段)县乡河道、13761条(个)村庄河道(塘)完成疏浚整治,全面完成93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清理整治项目,在全省率先全部按时完成整治任务。此外,南通还在全省率先组织对农村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治理,共整治农村黑臭河道3347条(段),众多“臭水沟”经过治理华丽变身为“流动的风景”,市、县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

  探索区域治水新路 标本兼治推动活水畅流

  2022年8月,省专家组在南通调研水环境治理工作时,来到位于崇川区的铺港河,专家随手摘下一片叶子投入河中,绿叶随碧波荡漾,缓缓向远方飘去。

  “要让水流起来、动起来。”王晖在如皋市调研时指出,系统治理,治标兼本,方能长治久清。南通地处平原,水系发达,水网密布,然而由于地势平缓,河湖难以利用自然落差流动起来,“活水”成了南通水利局的新课题。

  2018年开始,南通探索中心城区水环境系统治理工作,按照“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的治水新理念,全面开启了“控源截污、自然活水、自然净化、自然修复”“一控三自然”的南通治水新实践。通过管涵联通、拓扑导流技术,利用自然水位落差,运用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统实现统一调度、分级考核、严格管理,实现了河网水系的全面畅活。仅8个月,濠河周边44条断头河全部贯通,45平方公里河网实现“全面、持续、按需、两利、高效、连片、活水”,16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44座涵闸站实现联调联动智慧管控,主要河道达到了Ⅲ类水标准。中心城区100平方公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城市治水的典范和标杆,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成为南通“城市客厅”“生态名片”。

  中心城区水环境整治的成功经验,被中央、省、市媒体频频聚焦,也在南通全市进一步推广。自2019年年底起,该市各个片区陆续加入治水行列,南通开始全面推进区域治水,先后于2020年完成启东117平方公里试点任务,2021年在各板块完成共1500平方公里“先行区”治理任务,一张水随人意的现代水网预计年底将覆盖3000平方公里。

  “‘水系连通、畅流活水’,区域治水的关键在于‘智水’。”吴晓春介绍,近年来,南通先后建成了九圩港、通吕运河、焦港泵站,即将建成海港引河南闸站,总提水能力达到了350立方米/秒,有效改善了枯水季节及长江低潮位引不到水的状况,扩大了引排能力。与此同时,南通进一步畅通河网水系,全面疏通堵点,打通断点,实现从主动脉到毛细血管的全面畅通,有效改善水体流动条件,提高区域引排调蓄能力。为了构建纲网清晰、高低分开、引排有序的水系新格局,该局还将进一步扩大引排能力,并在该市各片区的边界建设必要的控导,系统打造智慧管控精准调度工程,实现系统全面的精准调度,持续高效的畅流活水,“治一片成一片,成一片接一片”。

  织就现代化水网 打造可观可感幸福河湖

  在如皋,有着碧水清波润“皋”地的浪漫景象;在启东,可见“一江碧波潋滟,百里海岸迷人,千河清水畅流,万亩滩涂如画”的江海长卷……

  “以河长制为统领,实施区域治水,建设现代水网,就是为了打造群众可观可感的幸福河湖。”吴晓春介绍,围绕幸福河湖建设,南通出台《关于推进美丽南通建设的实施意见》,重点突出“五纵五横”骨干河道,打造产业兴旺、亲水宜居的生态廊道,将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河道建设成为生态美丽河道。2020年南通首次提出“河道公园”概念,以提升滨水空间的水绿融合度和可达性、亲水性、公共开敞性为目标,构建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空间格局,营造“见水、近水、亲水”的人文环境。

  “河美,花美,环境美,生活在这里太幸福了!”自打铺港河河道公园建成后,来这里赏花拍照成了退休市民孙明最爱的休闲活动。亲水栈道、景观亭、绿植廊架……在南通铺港河边,小巧精致的河道公园与碧波荡漾的铺港河相映成趣。作为南通第一座河道公园,工程以水网、绿网为基本骨架构筑生态格局,让百姓在欣赏河景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城市幸福感”。

  据统计,自河长制实施以来,南通水利建设共投资120亿元对各级河道进行疏浚整治,截至2021年底,南通省级以上考核断面优III类水质比例从2017年的67.7%提升到2021年的94.5%。以河长制为统领,实施区域治水建设现代水网的工作也已在南通走过了三年的历程。三年来,南通围绕区域治水共实施引、排、连、控等工程312项,总投入约17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实施148项、投入约9亿元。

  治水一直在路上。下一步,南通水利还将着眼江海,打造江海生态廊道,构筑安全坚固的防洪保障网;联通江河,形成源水直达的清水廊道网。同时将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数字孪生水网,实现在数字空间对水利要素的准确表达和有效控制,形成与实体工程网相对应、能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网。

  “我们将持续探索,不断创新,以建设全域幸福河湖为目标,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一网、城乡一体,系统完备、安全可靠,调控有序、自然活水,智慧高效、生态美丽的江海平原现代水网,为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坚强支撑和保障。”吴晓春说。(新华日报记者 严磊 陈明)

编辑:韩小强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