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在“初见·知旅共同体”举行“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第十回)活动,“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围绕“运河”“放牛”“火车”“游学”“读书”等话题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由西善桥街道联袂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由知名评论家、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李徽昭主持。西善桥街道相关领导、南京止一堂文旅总经理徐晓亮以读者身份参与访谈。据李徽昭介绍,徐则臣从成名作《跑步穿过中关村》到“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如果大雪封门》、“老舍文学奖”获奖作品《耶路撒冷》,再到“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以及最新作品集《青城》,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长江南北、大运河上下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城市文脉以及文学的时代精神。
“回南京”而非“来南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徐则臣出生在连云港东海农村。他自幼生活的地方被河流环绕,对河流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初中时,他在镇上读书,学校门口便是一条运河;后来他到淮安读书,住的地方紧挨京杭大运河。这些经历成为他小说创作的背景。在他26年的创作生涯中,大概有20年的时间一直在写京杭大运河。随着对这条河的了解越来越多,他觉得到了可以把这条河作为主角来写的时候,《北上》呼之欲出。当天交流中,徐则臣和读者相对而坐,朴实的程度让人多少有些意外。这位叱咤文坛的作家,说话嗓音浑厚,普通话也标准,让人感觉舒适。
徐则臣谦逊地说:“对我来说,南京是我的老家,20年以后再回到南京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一句“回南京”而非“来南京”,一字有别,却透露着浓浓的乡愁。徐则臣不无感慨地说:“我在南师大念书的那几年,像苏童、叶兆言、毕飞宇、韩东、鲁羊等老师辈的作家,经常有机会见到求教。我还去过叶兆言老师家做采访,我记得和叶老师的对话,对我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徐则臣说:“南京对于我来说是纯粹的‘世界文学之都’,这些作家都是我的前辈,他们身上的匠人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能走到今天,应该感谢南京,这里是喜欢文学或从事文学创作的人的福地,是作家的摇篮。”
文学的意义
《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大水汤汤,溯流北上,该小说跨越运河的历史时空,探究普通国人与中国的关系、知识分子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探讨大运河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地理、文化以及世道人心变迁的重要影响。
徐则臣认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重要的认知不是我们看到的一条线、两条线、红的、绿的地图,而是文学作品。“换句话说,文学可能是认识一个国家最好的地图。文学到底有什么用,徐则臣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说:“你念念不忘的文学经典可能不会影响你一日三餐,但会改变你一辈子的走向。”
徐则臣表示:“不希望文学立马改变什么,立竿见影,但它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诗句,没有《红楼梦》《聊斋》,能想象我们今天的生活会多么乏味。这些年,很多人都会遇到内心欲望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满足的问题,以现实的逻辑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时,需要文学来解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回归到文学世界,这可能就是文学的意义。”
“如果有理想,就不能躺平。”
徐晓亮说:“1998年,我第一次接触徐则臣的小说是《跑步穿过中关村》,我买了一套。我在很多城市工作生活过,年轻的时候都是跑步的姿态,所以我看到小说中的人物激昂向上的精神,很受触动,感觉小说中的人物就是我生命中非常熟悉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阅读带来的力量,阅读能为我们带来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徐则臣为读者签名
“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已进入到第十回,提升了很多受众的读书兴趣。徐则臣说:“今天这个世界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书是公平的,读书会让人变得自信,这个很重要。今天的生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我们乱了阵脚还是淡定,我觉得与个人的修为有很大关系,修为不是凭空而至,读书解决了我们的修为问题。”
徐则臣还回忆起20年前逛书店的情形,那时南师大附近有很多小书店,他每周会乘3路公交车从随家仓到新街口,沿途都有书店。南京的每家书店在哪儿,有什么新书,摆的位置跟过去有什么区别等,他全知道。“西善桥打造理想教育小镇,读书蔚然成风。今天来了这么多人我一点都不惊讶,我觉得这就是文化引领的西善桥和文学生活中的南京。”
活动现场,系列活动发起人徐立也分享了阅读《北上》的感受,他说:“把《北上》放在当代长篇小说的横切面来理解,会觉得分量很重。‘北上’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展现的是人生的各种各样的风景和经历,行进在这条‘河’上,会有各种遭遇,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成为良师、朋友至交,有的会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和矛盾。所以,《北上》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看到了一种人生常态,同时感受到了奋斗者的力量。在场的读者如果想今后的人生更精彩,面对艰难和挫折能胜似闲庭信步,完全可以从《北上》中找到力量和答案。”(文/图 梁平 范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