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的成绩单 苏州逐步呈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模样
来源:新华日报  |  2022-07-22 09:37:26

  原标题:干货满满的成绩单 可触可感的现代化——苏州逐步呈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模样

干货满满的成绩单 苏州逐步呈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模样

吴中区横泾高标准农田 秦建民 摄

干货满满的成绩单 苏州逐步呈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模样

苏州三港冷链物流

  仲夏时节驱车苏州大地,触目可及的是大片大片的水稻田、清凌凌的河湖和屋舍俨然的农民小区,高科技农园、现代化农贸物流中心星罗棋布,一排排冷链物流车整装待发……天堂福地、江南水乡的苏州,广大农村景美人和、欣欣向荣。

  2020年5月,中国农科院、苏州市在京发布我国首个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体系——《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试行)》。这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工作,国内没有先例可循。苏州以“谋在先、走在前”的使命担当,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两年多的探索实践,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城乡融合度高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现实模样逐步呈现。

  立足都市生态农业,描绘农业现代化“新图景”

  2022年夏收后,吴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无人插秧机行驶在500亩水田里,空中卫星制导、全程无人驾驶,身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秧苗。这片水稻田是吴江打造的“无人农场”,耕、种、管、收四个环节都实现“无人操作”。

  同样在吴江农业产业园,苏州立美园艺流水线上,在播种机器人操作下,整条生产线只需2个人维护,8小时可播种100万粒种子,效率是人工的30倍;温室大棚内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自动采集,电脑通过天窗、风机、水帘、高压弥雾系统、环流风机自动控制,企业年产值1亿多元,员工只有20人。

  在苏州,像吴江打造的“无人农场”示范基地有9个,像立美园艺这样的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多达84家。在龙头园区、企业的示范和引领下,苏州农业阔步走上了信息化、机械化、科技化道路,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7%,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68.34%,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71.42%,建成现代农业园区入园企业超900家,两家农业龙头企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苏州走都市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之路,通过服务都市、延伸链条提高农业竞争力、附加值。全市高标准池塘、蔬菜基地、美丽生态牧场覆盖率分别达90%、76%、70%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9.4%,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4个。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超过150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100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9.4:1。

  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铺展农村现代化“新画卷”

  再过一周,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网红水果”翠冠梨就要上市了,每年这个时候,该村都将迎来游客观光潮,依托翠冠梨、杨梅、茶叶三个农产品和41家民宿,376户村民户均纯收入20多万元。

  在太湖之畔,吴中区12座集中连片传统村落挂牌保护,成为文化学者和广大游客膜拜的“江南古村”。

  通安镇树山村和吴中太湖古村声名鹊起,离不开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两年来,苏州创新开展“两湖两线”特色田园乡村跨域示范区建设,69个村庄成为特色精品乡村,57个村庄成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位列全省第一。同时建成特色康居乡村3592个,江苏省传统村落71个,其中14个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数量均为全省第一。另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长效管护行政村占比100%,位列《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21)》总体评分第一,昆山市、太仓市相继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达94.59%,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96.1%,累计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建成共享农庄(乡村民宿)77个,休闲农业基地达2472家,年营业收入69.49亿元。

  瞄准共同富裕目标,绘就农民现代化“新模样”

  这两年,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村招”了12名大学生,充实到各家村企作为技术骨干培养。“东林有近十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需要有专业背景的‘新农人’加盟。”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开心地说,是乡村产业兴旺、职业前景光明留住了城里的大学生。

  而在吴江区八坼街道石铁村,种粮大户翁玲宝望着绿油油的秧田一脸惬意,2022年流转的水稻田有3000亩,收入一两百万元不在话下。

  在苏州,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正成为体面的职业。苏州创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菜单式”选学培训模式,出台《姑苏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计划》,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3.64万人,扶持农民创业4647人,带动就业1.84万人,并实施“新农菁英”培育发展计划,发放“新农菁英贷”3.24亿元,农民创业者享受各类创业补贴1.15万人次。

  与此同时,村集体带领农民异地发展,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高达1127万元,省定标准下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到1.85∶1。

  改革激发农村活力,城乡融合发展展现“新气象”

  漫山岛是太湖的“离岛”,过去仅几十名老人留守。2020年,东吴乡村振兴基金联合苏州文旅集团出资1亿多元开发、兴建的鸟类博物馆、酒吧、民宿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人,成为一座网红岛。

  吴中区甪直古镇五湖环抱,随着产业发展、人口增加,原有两座污水处理厂不堪重负,苏州农发集团联合社会投资3亿元扩建镇污水处理厂,为古镇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

  苏州全面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财政、基金、金融等渠道大举向农村“输血”。2021年,全市“农林水”科目支出决算数达132亿元,同比增长8.8%,乡村振兴基金累计规模达128亿元,涉农贷款增长额占贷款增长总额比重23.4%。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激发澎湃活力。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昆山市探索形成“以房解困”“以房入股”等4种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全市99.7%的村(居)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32万人,1378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

  城乡公共服务全面推动均等化,农村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93.39%。乡村全科医生拥有量达标率100%,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超过90%,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1095元/月,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各类进乡村文化活动超2万场次,惠及群众超百万人次。(新华日报 作者 宋浩)

编辑:韩小强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