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遍地金黄,6月,淮安涟水县陈师街道国民村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近年来,该村优化作物结构,美化乡村环境,丰富精神生活,村民钱包一天比一天鼓、生活一日比一日好。在新一届江苏省文明村名单中,面貌一新的国民村榜上有名。
村民腰包鼓起来
国民村的家底不厚,2016年前,村民普遍种植一麦一稻,收入不多。要想富,找出路。那时,涟水县建设万亩百药园,国民村离百药园核心基地不远,村“两委”一合计,借东风找项目,很快在安徽亳州发现了“金窝窝”。
“那里有一个大户种菊花,晒干后做成菊花茶,收入比种地高好几倍,我们和他谈合作,对方很有兴趣。”国民村党总支书记朱红雷介绍,对方有钱有技术,村里有人有土地,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菊花种子便在村里600亩土地上播种下去。
如今,600亩菊花种植基地每年给村里交纳3万元管理费,村民劳务用工收入达40多万元。村民滕正娥的丈夫患病,她无法外出打工,如今,她在菊花种植基地打工,每年务工收入近3万元,加上家里9亩土地流转的7200元收入,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尝到种植经济作物的甜头,2021年,国民村又流转土地300亩,租给大户种植黄蜀葵,高峰时,一天就用工300多人。“我们还通过公共空间治理,出租鱼塘、废弃厂房等,现在村集体年收入达到近20万元。”朱红雷高兴地说。
村里文化兴起来
物质丰富,精神充实。国民村村民历来有练习书法的传统,村里上年纪的老人,不少能写一手好字。为此,村里开设书法工作室,邀请县书法协会名家定期授课。
夏日农忙过后,村里小广场上,各色花船伴随灯光和音乐尽情舞动,周边村民纷纷跑到该村观看。国民村有好几支花船队,前不久,村里将各支队伍整合起来,购置服装道具,统一编排节目,节目内容大多能结合当下,充满正能量。“现在有花船看、有书法写,牌也不打了,村民矛盾少多了。”一位村民说。
村容环境美起来
富起来的国民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进该村,入目便是干净宽敞的水泥路,两侧的绿树随风摇摆,高标准的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村民健身中心等,基础设施齐备。
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集中力量清理挤占挪用、乱涂乱画,着力解决村民乱倒垃圾现象;3.5米宽的东西路,拓宽成5.5米;畅通水渠4公里;3个庄建设绿化花墙;安装路灯87盏……一系列举措,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建好更要管好,国民村推进精细化管理,配备保洁人员20人,分片包组,责任明确,严格考核,确保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对于村里的巨大进步,村民看在眼里,笑在脸上,乐在心头。(文 张天驰 王舒 吕绍伟 赵祯)